汶川姜维城环游记

阿坝日报 2019-08-02 08:09 大字

■木西杨俊张莞文/图

七月盛夏,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重复唱着一支单音符的歌,“热啊,热啊,热得很啊……”。

汶川县威州西羌文化街,沿岷江河而立的一排木亭子坐满了避暑纳凉的人们,吹着河谷的凉风,看着奔腾的江水,吃着羌山上采摘的时令水果,好一派悠闲自得,轻松惬意的场景,朋友圈一晒,拉来无数羡慕嫉妒恨。

成都的朋友发来信息,留言说周末要到汶川来避暑,请我帮忙安排安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加之我是属于一个“人来疯”的乐天派,非常乐意朋友们的到访。

为了让成都来的朋友,不仅能够在汶川享受到河谷凉风的清爽,还能够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打算预先去环游一遍位于威州镇岷江河东岸台坡地的姜维城。

姜维,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以名字来命名一座城。

对于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一定知道姜维的大名。翻阅史料,有详细记载,姜维(202~264),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本是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羌族。早年任曹魏中郎,后投蜀汉,任仓曹掾,继升中监军、征西将军。还有一个显赫的身份是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

据《元和志》载:“蜀将姜维、马忠等征伐汶山羌夷,此其地也”。 传说蜀汉大将军姜维征西至汶川、理县一带,曾在汶川一带修城筑垒,屯兵练武驻防。现存古城墙,老百姓为之命名为姜维城,这便是史书上所称的“姜维城”。

这也是我打算带朋友去感知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最佳地方——汶川姜维城。

当我们轻盈的脚步沿着姜维城南门的阶梯拾级而上的时候,一股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的脚步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是走进了一座几千年前的古城,我们怕一不小心就踩碎了那些珍贵的文物,或是一不留神就惊醒了那些千军万马,面对古人先贤,我们理应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顺着南门进去,是沿着一条哗哗流淌的南沟逆坡而上,沟里的水因为是从大山丛中渗流而下,显得清冽甘甜,凉意十足。在南沟的两岸墙体上,刻绘有历史人物和三国典故,可以让人一边走,一边慢慢品读那段久远的历史故事。

在南沟的两岸区域,是阿坝州著名的威州民族师范学校所在地,这座百年老校为雪山草地培育和输送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才,如今旗帜依然高高飘扬,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几个大字在教学楼顶熠熠生辉。其中“山水间读书处”的标语,让每一个走进威师校的莘莘学子都会感到自豪,这里的环境的确是一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地方。

盛夏三伏天走在南沟,可以感觉到自然空调带来的舒适感。树高沟深,曲径通幽,偶尔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让人恍若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

沿南沟逆坡而上数百米,右转跨过一座小桥,走上一段斜陡的阶梯,就慢慢靠近了姜维城。沿阶梯继续向上,可以看见一些残缺的城墙,那些古老的石头散落在荒草丛中。由于上山,坡度比较大,对于缺乏锻炼的人来说,会有些吃力,走一小段会歇一歇,但是歇一歇的时候,环顾四周,可以用视觉去探寻一些历史的秘密。随着攀爬坡度的不断升高,回头看的时候,会有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感觉。

当时停时走慢慢攀登至一旷野台地之上时,人的心胸会有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且能够有登顶俯瞰山河的雄壮气势。开阔的台地应该就是姜维古城的核心地带了,几处黄泥铸就的土墩,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恢弘壮阔的气势已经荡然无存,残垣断壁间显露出的历史痕迹也模糊不清。

这就是传说中的姜维城吗?目及之处皆是荒凉,我心里有些疑虑起来,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和知识,依旧支撑不起我的思绪能够穿越到那兵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在旷野上驻足良久,缓缓移步登上黄泥土墩,史书记载是为点将台的顶部,瞬间我感觉到了风中传来激烈的马蹄声和兵戈的碰撞声,还有战士的呐喊声……,此处一览四周,点将台下方圆百里尽收眼底,即使远处,目光也能从峡谷穿越千里,视察到异常情况。这真是一处军事战略的绝佳之地,蜀汉大将姜维当时的威名看来是名不虚传,难怪会延续至今,世代相传的老百姓会把这里叫做姜维城。

此时,我们作为一个瞻仰历史的小学生,我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了,厉害了,咱们姜维大将军。

走下点将台,我们漫步旷野的荒草之中,去触摸和感受历史的温度。那厚实的黄土之下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据相关报道资料显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曾经告诉探访的记者,根据碳14年代测试数据,营盘山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5300—4600年,姜维城遗址的时代基本同于营盘山遗址。

而且根据记者在汶川县博物馆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在姜维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内,已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石器有石斧、石矛、石凿、穿孔石刀、石锛、石镞、石球、石饼以及镯、环、纺轮等玉石器。陶片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灰黑陶和彩陶等。陶片纹饰以素面居多,有粗、细绳纹,压印纹、压泥条的附加堆纹等。彩陶以红衣黑绘为主,纹饰有条带纹、弧线圆点纹、网格纹和垂帐纹。从陶片推断陶器器形有罐、盆、钵、瓶、缸等,皆小平底。1920年,法国地质学家叶长青在姜维城惊奇地发现了彩陶片,这比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黄河岸边的仰韶村发现彩陶片的时间还早上一年。迄今为止,仅在汶川就已经发现和确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21处。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著名的文史研究专家汤珂老师一起交流关于姜维城的历史文化,汤老师凭借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眼光对姜维城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精辟的剖析,其中他说汶川的姜维城有可能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版块,让我更是对这片黄土堆膜拜有加,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如此久远的历史,如此珍贵的文物,如此丰富的文化,居然就在我们漫步的脚下沉睡,我们被深深震撼的同时,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猜想。我们也期待这个地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会有一次惊世骇俗的考古挖掘大发现;我猜想这个神秘的地方,会不会是当今世界许多未解之谜的源头呢?

在姜维城残存的遗址地逗留之后,沿着一条已经通到山顶的环山公路向东漫步下山,道路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弯转过,又是一弯,每转过一弯都会发现山下不一样的景色。汶川县城小而精致,姜维城下的校场街最为繁华,吆喝声、叫卖声、汽笛声能够清晰地随风传到山上来。

盘山公路的山腰台地上,当地老百姓种植的果树已经成林,各种水果挂满枝头。道路两旁星星点点的的牵牛花向着太阳正在自由开放,一座在2008年地震中毁坏的禹王庙还保持着震毁时的状态,庆幸此地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重点保护起来了,不能再有建筑活动和各种破坏行为。

沿盘山路行至姜维城东面山脚下,在道路交叉路口,一座硕大的姜维骑马带兵驻守的雕塑矗立在眼前。雕塑雄壮而伟岸,给人以磅礴的气势,将军和士兵们俊毅的面孔和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家园不可侵犯的犀利。

我站在雕塑下,仰望这位历史的英雄,心中不禁升起凛然之家国情怀正气,我中华家园绝不容许外敌侵犯,若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行至此,约有三个小时,姜维城环游告一段落,感觉身心愉悦,犹如受历史文化洗礼而精神愈加通透和轻松,看来,环游姜维城受益多多啊。

成都的朋友,或是远方的朋友,如果你到了汶川,记得一定去环游姜维城,当你用自己的脚步走完姜维城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两手依旧空空,但是你的内心却已收获满满,因为对于历史文化的零距离感触,会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

因为,秀美山水可以明目,历史文化则能荡涤心灵!

新闻推荐

合伙贩卖、运输毒品两千余克 一被告人被判处死刑 缓期二年执行

本报讯【记者蔚军平】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甘谷县人民法院对一起贩卖、运输毒品案进行了公开宣判,被告人谢某因犯贩卖、...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