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水有轨电车建设见闻

天水日报 2019-04-09 12:26 大字

1899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咣当咣当声中落户北京,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相继有60多座城市开通有轨电车,后来因汽车的普及几近销声匿迹。然而近年来,环保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电车技术也获得长足改进,使得有轨电车重新受到我国各城市的青睐,成为不少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天水市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天水市民将在不久的将来乘坐着智能、环保、便捷的有轨电车,看着沿途的美景,享受生活中不一样的惬意。同时,有轨电车将会成为新时代天水交通发展的亮点,也将会成为天水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性工程(一期)项目(后简称有轨电车项目)是甘肃省内首条有轨电车项目,也是大西北地区首条有轨电车项目,其横跨秦州、麦积两区,是继天北高速、成纪大道后又一连接两区的主要公共交通线路,建成后不仅会进一步提升天水的智慧化,有效缓解东西交通瓶颈,加快促进秦州麦积两区和谐发展,而且对提升天水城市品位,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轨电车项目是天水市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位于秦州区五里铺,由西向东,沿藉河河堤北岸,跨越渭河,穿翠湖公园至天水火车站,总长度12.935公里,概算总投资24.64亿元。主要工程量为路基8.238公里,桥梁1.355公里(包括藉河特大桥、渭河特大桥各1座)、车辆段一处、停车场一处、车站12座、轨道30.2公里、道岔53组,并同步实施道路改造、供电、给排水、消防、绿化等配套工程,项目自落地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4月6日,记者深入到有轨电车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采访。

(一)

6日11时许,在位于秦州区玉泉镇闫河村的藉河特大桥上,工人们在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埋头苦干,加紧施工。

中铁十一局工程部90后技术员李潜涛手拿施工图纸,正在与施工工人低头讨论着什么。见到记者来访,交代完工作的李潜涛顶着一副“黑脸”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与他那张“黑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潜涛是去年毕业的博士生,一毕业就来到了天水,他那张“黑脸”就是在天水有轨电车的建设工地上晒黑的。

为了加赶进度,李潜涛和工人们除了正常上下班外,经常还会在晚上加班加点,在天水的日子里,藉河特大桥成了他和同事们奋战的主战场。“藉河特大桥全长680多米,宽8.8米,目前完成了400米,5月底主体工程完工,6月底附属工程完工。”李潜涛说,这是他和桥面52个施工工人们必须要完成的工程目标。

和李潜涛一样,去年毕业后来天水的大学生在有轨电车项目服务的就有17人,而身为项目部办公室文员却经常活跃于建设一线的李振伟就是其中之一。

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的李振伟是甘谷人,作为奋斗在有轨电车项目的天水人,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他因省内第一条有轨电车落户家乡激动不已,也为天水这个带状狭长的城市突破交通瓶颈而欣喜,更为推动天水旅游观光,加强两区交流称赞。

记者见到李振伟的时候,他正在有轨电车沿线采集建设现场照片,他说回去后会整理收集起来存档,那是他尽心尽力工作的凭证,也是记录家乡发展富强的痕迹。

虽然家就在本地,但是为了有轨电车能早日开通运行,在李振伟的生活中,回家成了一种奢侈。

“过节就打个电话,上次回家是3月16日,那天必须回,订婚仪式上不能缺了准新郎。”李振伟一脸幸福,他说,结婚了,有轨电车通了是他目前最希望实现的两件事。

“有轨电车,偎河而建,工事浩大,涉桥梁、路基、房建、轨道,诸多领域。藉河桥如虬龙,戏水翻飞,踟蹰山隅,光洁平切,匠心独运。渭河桥虎踞,横跨渭水,怀裹青渚,引啸百米……层楼出阳,南北动土送一方通途……”,在李振伟写的《有轨电车赋》中,他这样写道。

(二)

(三)

□本报记者王雪梅文/图

1号线贯穿天水市秦州区、成纪新城及麦积区,是连接天水市城区东西方向的公共交通骨干线路。该线西起秦州区藉河北路与瀛池大桥间,沿成纪大道西路向东敷设,从城区北侧边沿,经汽车总站、东桥头、七里墩大桥后,沿成纪大道向东直至渭河北站,跨越渭河继续向东,于埠北路与成纪大道东路交叉路口东侧设置天水火车站站点,预留远期东沿线路。线路全长20.2km,设站17座,平均站间距1.255km。

2号线联系天水火车站、天水南站、二十里铺片区及七里墩之间的骨干线。主要途经七里墩、长城电器厂、东十里、花牛镇、二十里铺、天水南站、天水火车站等重要行政文化商务综合中心及客流集散中心,加强了秦州区和麦积区之间的联系。线路全长16.1km,共设车站17座,平均站间距0.942km。

3号线东起七里墩岔路口,沿羲皇大道西路向西走行,经天河广场、电器科学研究院至迎宾桥南端的藉河南路与羲皇大道中路路口,随后折向西南方向继续沿羲皇大道,经南廓寺、成纪博物馆、东兴路南口、合作南路南口、吕二北路南口、石马坪汽车站、体育中心、双桥南路南口、天水师范学院后到达终点天水郡站,远期预留向西十里、窝驼村、太京镇藉口等地延伸线路。线路全长约7.25km,共设车站10座,平均站间距0.712km。

在线路规划上天水市考虑开通三条线路

4月2日,备受天水市各界关注的有轨电车项目,传来喜讯,天水市首辆有轨电车如期抵达天水,并经过3天完成安装调试。

消息一出,有不少市民就想一睹有轨电车的风采。6日早上,记者在麦积区花牛镇峡口村,终于见到了有轨电车的真容。

一组5节车厢,58个座位,最多容纳370人,时速可达70公里,比地铁成本低,比公交车容量大,噪声小、速度快、安静舒适,这是有轨电车的优势。为了适应天水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条件,首先要做的就是升级超级电容,每到站点乘客上下车的30秒,就能充够跑2公里的电,以秒计算的充电时间却能让有轨电车全程畅通无忧。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由五模块组成的有轨电车停在试车线上,技术人员在车厢内外正在忙着给有轨电车做最后的调试,在今年,这辆有轨电车将隆重起步,结束甘肃省没有有轨电车的历史。

项目预计7月30日五里铺车站到渭河特大桥起点轨通,10月15日五里铺车站到天水火车站全线轨通,11月18日确保有轨电车按期投入试运营,2020年2月底正式开始运营。

2020年,天水市民将坐在宽敞舒适的有轨电车内,欣赏着藉河风情线的美景,或出游踏青,或走亲访友,或为前途奔波。

车里的人可以看到车外的风景,殊不知,有轨电车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亮黑色为主的整体车身,大气沉稳。车头正面的装饰沿着玻璃曲线向四周延展,车厢内饰源自天水市出土最古老的大地湾陶器,车厢空间和色彩都体现着天水市的文化精神和色彩基调,文字采用了小篆字体,车身周边以香槟色线条包裹,充满朝气与活力。最大的亮点在于为天水文化量身定制的八卦图腾,化身一条虬龙盘旋在车身上,让人印象深刻。在车门附近印有小篆书写“天水”二字,彰显天水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整车恢宏大气,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与古城天水锐意进取的风貌相得益彰……美观大方、独特出众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处处体现的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是天水市有轨电车设计的灵感来源。

下午2点,有轨电车停放地点的不远处,渭河特大桥的第二个桥墩混凝土浇筑完成。

有轨电车项目自开工以来,面临着重重困难。峡口车辆段,施工专业多、接口多、施工组织难度大;槽型轨壁薄,焊接可控制难度大;涉及施工领域包括支架现浇梁、连续梁、路基、房建、车站、停车场、轨道等,点多面广……

作为全线关键线路工程的渭河特大桥不仅连续梁设计施工标准高、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而且基底处于藉河河床内,受夏季雨季影响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工期紧任务重,市民关注度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

面对一道道“拦路虎”,有轨电车项目部迎难而上、超前谋划,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采用“人停机不停、昼夜奋战”的模式将各项施工任务不断向前推进。

“现在进行的是桥墩混泥土浇筑工作,连续梁70米的跨度,全长670多米,计划9月15日合拢,11月18日完成轨道和桥面施工,渭河特大桥和翠湖公园有140多人同时施工。”渭河特大桥项目副经理李建斌介绍说,之前为了能赶在今年汛期前把河床内的建设任务完工,过年的时候有不少工人没回家,节后换了班组后,才轮流回去休息。

沿着有轨电车走向一路向东走去,到处都是一副如火如荼的紧张施工场景。在麦积区火车站有轨电车终点站,有不少市民们站在施工场地外,远远关注着有轨电车的建设进度。

“去有轨电车终点站瞧瞧是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候还会咨询建筑工人一些有轨电车的信息,现在只盼能早日开通。”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张世荣对记者说,儿子明年结婚,房子买到了碧桂园,有轨电车开通后,他和老伴乘车去儿子家就很方便了。

记者离开有轨电车终点站的时候,翠湖公园里正繁花似锦,在这个最美四月天里,有轨电车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给这个朝气蓬勃的春日又添了几分活力。

新闻推荐

《寻找天水籍红军烈士王树亚的后人》追踪报道: 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王树亚烈士故乡访问记

□本报记者余碧波86年前,他为了民族的复兴,洒下了最后一滴热血。86年来,他的家乡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长眠在他乡的英...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