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弟 在思变中闯出脱贫之路

天水晚报 2019-03-26 11:48 大字

她是一名失业工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对生活的困境,她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胸膛觅出路。经过努力拼搏,如今的她已是一名加工、销售杂粮的老板娘了。她就是——甘谷县新兴镇柏林沟村的王建弟。

3月19日,记者来到柏林沟村王建弟创建的农家秋韵石磨杂粮加工厂。机器嗡嗡作响,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其中有一位穿着干练,留着齐肩短发的女士就是王建弟。

闲聊中记者得知,因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王建弟与姐姐早早便辍学了,每年新春一过便去沿海城市打工,来缓解家里的困境。在打工过程中,王建弟遇到了现在的丈夫。

“有了孩子后,外出打工就不现实了。”王建弟说,最后经熟人介绍,她到原甘谷县水泥厂上了班,其丈夫在建筑工地打工,那时候虽然辛苦,但小日子挺幸福。不曾想,后来自己却失业了。

“失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也迷茫过,不知所措。”王建弟说,那段时间,她主要在家照看孩子。一天,以前的同事让王建弟从丈夫老家通渭捎些杂粮,当时,王建弟就想:之前同事频频让我捎带杂粮,现在何不自己开一间杂粮店呢。当王建弟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家人听后,家人纷纷点头赞同。

2013年,经过市场调研后,王建弟的杂粮店如期开张。开业后,因王建弟精心经营,热心待客,生意很不错。“很欣慰的是,一些熟客会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的顾客,我的杂粮店才越来越好。”

杂粮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王建弟又有了新打算:如果自己引进设备加工产品,那会赚得更多。王建弟说:“最初打算是将厂子建在县工业园区,但对于白手起家的我来说,资金短缺严重,而且建厂规模达不到园区要求,再三考虑后,最终将厂子建在了自己村里头。”

王建弟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销售,其丈夫负责生产加工。目前,厂子里有一套生产玉米榛子的生产线,一套磨杂粮的单机,还有一台磨豌豆的单机,产品主要销至天水、西安、兰州等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杂粮食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王建弟说,不过在长期经销中,不少顾客反映,杂粮加工制作起来太麻烦、不方便,而且品种单一。

面对新的问题,王建弟通过市场调研,打算引进新设备,主要加工生产热饮杯、挂面形式的成品或半成品的杂粮食品。“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一族,只要用开水热冲,就可以食用了,既方便又实用。”王建弟说。

“现在整个厂子有8名工人,全是当地村民。”王建弟说,下一步,她打算再继续扩大厂子规模,争取将村里更多的闲置劳动力吸纳进来,在全村脱贫攻坚道路上,奉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闻推荐

天水市卫健委督查组对天水市民营医院进行综合检查

本报讯【记者张玉平】日前,市卫健委组成督查组,采取不事先通知,突击检查,现场询问、实地核查、随机提取有关资料的方式,...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