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春耕新闻多

天水日报 2019-03-15 11:48 大字

特约记者史载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记者在甘谷县采访,目之所及,田野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景象。农民群众除草、灌溉、整田、铺膜、购买化肥、运送农家肥……春耕新闻层出不穷。

“网”上调研

3月10日,安远镇张家河湾村农民张永德又一次上网,在“农户一点通”上查询种养信息及市场行情。在甘谷,像张永德这样上网或外出搞调研的农民工已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广大农民打破地域界线,走出甘谷搞调研,而“网”上调研成为最便捷的方式。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甘谷一部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非常注重市场发展的方向及行情,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主要内容是到涉农部门或外出了解经济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及时了解名优新特品种和新的实用技术,到农贸市场、饮食餐馆等消费市场了解什么样的农产品好卖;到网吧、阅报栏等场所了解各地农产品信息,及时发现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争”农技员

春耕伊始,甘谷县县乡农技人员、驻村干部便被农户“抢”到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在春耕生产中,甘谷县构建了县、乡、村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党员电教网络,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举办农业种植、药材培育、蔬菜生产、瓜果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建起了近2000个党员致富示范户、300多个党员科技示范户(园),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到示范点进行观摩或手把手实际操作,形成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格局,许多人成为科技“二传手”,农民种什么、怎样种,心里更有谱。

“抢”科技书

记者的一个亲戚是搞养殖的,3月10日,他打电话告诉记者,让下乡回老家时捎上几本养殖方面的书籍充电。在县新华书店门前,记者碰到曾经采访过的金山镇下山村农民杨为明,他说家里种了3亩多党参,深感凭老经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科技。进城了,顺便到新华书店看看,买几本种植药材方面的书好好学学。与他一起进城的另一位农民告诉记者:“往年出门挣钱,算个细账,还比不上家里种药材。今年不外出了,想多租几亩地种药材,不过没技术,就到书店买了《党参种植》等几本书”。据书店营业员介绍,春节后,进城买农业科技类书籍的农民朋友明显比往年多了很多,大家都想靠着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

新闻推荐

甘谷:春回大地暖 春耕正当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静谧,也让沉睡了一冬的土地再次沸腾了起来。农田里,农民覆膜、施肥的忙碌身...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