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传统文化 访国画家张维萍

天水晚报 2019-03-07 13:00 大字

张维萍,甘谷人,1965年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天水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家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优秀专家。

1990年为挖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并创办“甘谷民间美术室”,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栏目专题播放《甘谷民间美术》,编入《天水市志》;1998年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同年,被授予“敦煌文艺奖”。

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展出,还应邀赴日本、法国展出。作品在《美术》等刊物专题刊登。

今年77岁的张维萍,内心依旧年轻且充满活力。张维萍自幼喜爱国画,并自认能与热爱的事业相伴一生十分幸运。她的国画作品多以写意的风景花鸟为主,“年轻时,只要想到国画,就有使不完的劲,只要有空闲,总会到有山有水的地方走走,将看到的好风景用笔画出来。现在身体不行了,很少出门,但国画艺术在我心中不会老去。”

张维萍学习国画,没有跟从过老师进行专业学习,她的国画技艺大多是从书本和电视上学来的,加之后天的勤奋练习,国画水平日益提升。2008年,张维萍出版个人专辑《羲皇故里白描菊谱》《大像山花卉白描集》,2016年出版《张维萍国画写生集》。她的作品有自然风景画,有虫鱼鸟兽,也有反映天水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作品,其画作灵动飘逸,虚实结合,于传统山水花鸟的承袭之中,显出新鲜和新颖。

张维萍的丈夫也是著名的艺术大师,受到丈夫的熏陶,张维萍更是深爱传统文化。“国画、剪纸、石刻等传统艺术我都有涉及,这不仅是出于喜爱,更是我对传统文化的一份崇敬,也想为非遗项目的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0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12生肖石刻书画展,让观者领略了石刻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1200枚生肖石刻作品,是北京第一次举办以生肖为主题的篆刻艺术展览,张维萍夫妇的作品展填补了这个空白。张维萍说,她和丈夫都属马,他们从陶片马的制作开始一发不可收,开始进行生肖印的创作,运用金石篆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为十二生肖以印立传,这也是对十二生肖文化内涵所作出的丰富思考。

张维萍素有“陇上才女”之称,但对于外界的称赞她淡然处之:“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投入了进去。如果因为我的影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热爱并保护传统文化,才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

新闻推荐

正是一年播绿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德斌严冬过去,大地苏醒,一年一度的植树时节又到了。近日,在国道310沿线甘谷县白家湾段南山公园至县...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