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扶贫超市”:产业扶贫的“金钥匙”
本报记者 吕霞通讯员 王慧敏
1月29日,位于甘谷县北部山区的金山镇蒲家山村,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大清早,踏雪而来的村民围在村委会刚刚开业的“扶贫超市”门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50多岁的蒲善顺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选为“扶贫超市”的管理者。
蒲善顺说:“家里5亩地,全部入了合作社,准备开春种辣椒。合作社在村里开办‘扶贫超市’,搭建起了家门口销售农产品的平台。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识字,群众推选我管理这个超市,我一定尽心竭力为大家搞好服务。”
记者在金山镇“扶贫超市”看到,群众自产的土鸡蛋、辣椒、洋芋、粉条等绿色、有机、生态、无公害的农副产品整齐有序地摆满了货架。同时,超市还设立了日用百货、农用设施等商品销售专柜。
据介绍,“扶贫超市”的产品销售范围不仅包括村一级,而且还可辐射到周边县市区和网络物流可以覆盖的全范围,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扶贫超市”发起人——甘谷县辣椒红了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国义告诉记者,目前他在武威、环县、海南等地建有4个自己的电商站点。合作社在村里成立“扶贫超市”,以电商销售为催化剂,销售当地村民的农产品,既解决了贫困村户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又搭建了最便捷的为民服务平台。每个站点每天超过1000件订单。群众通过手机下单,站点负责收发所需产品。超市收益30%归电商管理人员,30%归村集体所有,30%归合作社,10%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这种线下配送、线上销售的模式,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农产品出山入城的全网通道,也解决了产业发展慢、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金山镇党委书记罗小将告诉记者,没有产业带动,脱贫难以实现。而做大做强合作社,是加快产业发展、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最佳载体。一方面,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双订单(收购订单和认购订单)”的发展方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依托合作社开展自种。另一方面,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把政府注入到合作社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补助资金,折股量化到入股社员头上,年底为群众和村集体实现配股分红,群众在享受保底分红的同时,还可有务工收益和种植收益。
“目前,辣椒红了专业合作社不仅自身发展壮大了,还带领全镇6个合作社抱团发展,带动7个贫困村共同致富。下一步,金山镇将争取最大的政策支持,整合涉农资金,将辣椒红了合作社加工基地作为孵化基地,带动其它合作社抱团发展,实现互利多赢。”罗小将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雪梅家住甘谷县金山镇蒲家山村的蒲雪艳是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公司安阳众兴菌业科技...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