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破茧化蝶 “华夏第一县”展现新姿 ■

天水晚报 2018-12-28 15:27 大字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一幢幢典雅大方的楼房、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广场……清晨时分步入“华夏第一县”——甘谷县,目光所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开放40年来,甘谷县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坚定有力。

在甘谷县土生土长的张解放老人,今年已79岁高龄。在老人的记忆里,40年前的甘谷是“一个县城一条路”。如今,街多了、路宽了、楼高了、灯亮了、景美了……“就连我这个当地人也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

一直生活在青海的史招子今年75岁,回到阔别26年的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她由衷感叹:“改革开放40年,甘谷真的发生了太多变化,变大了,长高了,也更干净漂亮了。”史招子告诉记者,她于1987年离开家乡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斑驳的城墙,那时甘谷县城几乎还没有楼房,街道又小又窄,从大像山一路走到大十字,附近居住的村民很少。如今四处高楼大厦,旧貌被拆迁新建,都有点不认识路了。

老甘谷人的记忆,真实再现了甘谷县曾经的景象,就是这样一个西北小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化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开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散散步,既能呼吸新鲜空气也能锻炼身体。”正在大像山公园散步的张顺怪对记者说,以前甘谷县城大十字附近的小公园是全县休闲观光最好的地方,大像山公园那时还是一片荒地和农田,而那时通往天门山景区的道路都是土路,雨雪天气湿滑的无法通行。“你看现在的大像山公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我们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张顺怪说,前不久他和朋友去天门山景区登山,现在宽阔的水泥硬化路连汽车能开上去。

2017年5月,大像山公园整体完工并免费开放。园内树木葱茏,景观美丽,崇文园、尚武园突出了甘谷人文特色,彰显着甘谷文化底蕴,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场所,而仅隔一条马路的尚都百汇购物一条街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满足着各种消费需求。

随着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应运而生。甘谷县建成富含甘谷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园广场7处,城区安装各类路灯4850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84%,亮灯率达98%以上,犹如一颗颗明珠,把冀甘谷县城点缀得更加妖娆多姿。

与此同时,甘谷县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扩展、中心建成区集中改造升级”的思路,建成了西城区,规划了北城区,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五纵九横的道路格局,城区现在建成区域达到16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已经扩展到了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20万人,城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如今,甘谷县一条条宽敞平坦的主次干道,如一张纵横勾连的网络,让甘谷人民的出行变得更加通畅和便捷。

新闻推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调研甘谷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

本报讯【记者闫波】12月2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带领调研组一行赴甘谷县,就供销合作社综合...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