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旧时光”见证新发展

天水日报 2018-12-17 12:43 大字

1988年的整版煤油票

粮票、肉票、粮油证。

镶嵌时代印记的旧杂志、老照片。

本报记者孙镇

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劳动工分手册。

魏建贵家的阳台上摞满了旧书籍,有不少关于天水的文史类著作。

这几本证,见证了人民群众消费方式的改变。

曾经,吃饭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小小票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出生于1967年的魏建贵,正巧赶上了那个特殊的“票证时代”。

用魏建贵自己的话说,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亲历了改革开放,他的票证收藏品也见证了40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魏建贵曾在甘谷县供销系统工作,2001年因企业改制下岗。他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恰逢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并由此产生了票证收藏的念头。10多年来,魏建贵跑遍了天水市乃至陇东南的城市乡村,在旧货市场、农村集市、农民家里收集了粮票、布票、煤油票、肉票、供应证、工分手册等有着时代印记的票证和报纸、杂志、书籍、画报等具有历史意义及史料价值的“红色”纸质藏品。

票证收藏,让魏建贵的生活有了乐趣,增长了见识。而票证本身,如今作为见证时代变革的一种收藏品,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印证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闻推荐

种菜做浆水 致富众乡亲

牛文泰(右)给客户拿货□本报记者张彬霞11月30日,在甘谷县新兴镇半屲村联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记者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各...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