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精准施策助力贫困村嬗变

天水晚报 2018-06-08 10:43 大字

本报甘谷讯【记者耀文】眼下,正值油菜收割季,走进甘谷县新兴镇柏林峪村,随处可见拉运油菜的农用车,靠近水泥巷道的麦场上,整齐地码着油菜秸秆,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今年,镇村两级和帮扶工作队想尽一切办法,修了4米宽、20多公里长的农路,解决了村里最大的难题,再也不用四五个人抬着旋耕机上山了。”村民王连英高兴地说。

过去多年,对地处偏远的新兴镇来说,路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以来,新兴镇从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入手,整合资金争项目,已经硬化村内巷道3万平方米。通过倒排工期、狠抓质量,确保三个月内打通村组道路35条,完成危房改造111户,新修村卫生室9个,新建幼儿园3所,群众衣食住行、就医上学等民生问题将逐一解决。

水泥路通到群众家门口,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这是攻坚拔寨打基础的事。而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真正有体面地生活,则是脱贫攻坚的长远致胜之计。

侯家沟村是新兴镇12个贫困村之一,目前该村还有13户人未脱贫。村主任王全银告诉记者:“过去,当地以种植洋芋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近几年,镇上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全村新栽花椒1300亩左右,但大多为幼树,短期内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如何保障贫困群众在花椒、苹果等长效产业还没有产生效益的“断档期”稳定实现增收?针对这一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新兴镇抢抓甘谷县试点推进“扶贫车间”进农村的发展机遇,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侯家沟村打造“扶贫车间”,带动就业16人,预计这些人带薪培训两个月后,每月可领到工资性收入1500元左右。

此外,今年以来,新兴镇以渭水峪、蔡家寺两村原服装加工厂改造升级为契机,为160户贫困户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岗位;依托致富带头人创办的陇姜源酱菜加工厂,在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半屲,吸纳贫困户12人;引进“大北山农特公司”,带动群众新栽辣椒1100亩……

“去年底,全镇未脱贫户有1049户4876人,涉及12个贫困村,34个非贫困村。通过落实一系列帮扶措施,今年预计实现776户3590人脱贫摘帽。”新兴镇办公室主任杨高胜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武术交流大会

5月22日,2018“姜维杯”全国武术之乡(甘谷)武术交流大会在甘谷县大像山公园尚武苑开幕。来自内蒙古、四川、山西、青海、...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