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五大机制打响脱贫摘帽攻坚战

天水日报 2018-05-17 12:55 大字

本报讯【特约记者史载】甘谷县把整县脱贫摘帽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紧紧结合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摆差距短板,细化脱贫摘帽路线图、时间表,举全县之力,全面打响整县脱贫摘帽攻坚战。

——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召回机制。组建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7名县级干部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督导巡查组,打破县级干部包乡抓村联户制度,将56个深度贫困村全部由县级干部联系包抓,对帮扶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工作队员全部召回,重新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到驻村帮扶队伍中。

——坚持挂图作战,建立旬月推进机制。将工作落实到旬、到月,并明确3月份为“一户一策”落实月,4月份为政策集中宣传月,5月份为硬件重点推进月,6月份为模拟考核促进月,7月份为突出问题整改月,8月份为硬件建设扫尾月,9月份为软件巩固提高月,10月份全面启动贫困退出验收程序。目前,未脱贫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制定全面完成,软件资料“回头看”深入开展,硬件建设全面启动,已脱贫户“一户一策”巩固提高计划制定扎实有序推进。

——坚持部门联动,建立补齐短板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次性补齐”原则,坚持部门联动,社会扶贫参与,东西协作帮扶。目前,C级危房改造全面启动,完成主体328户;易地搬迁扎实推进,完成主体232户;安全饮水入户率达87%;自然村道路硬化完成23村36公里。完成幼儿园主体2所,村卫生室主体11个,创办村级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95个。完成春季建园5.2万亩、劳动力技能培训1820人。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脱贫实效机制。累计整合资金20亿元,占全年计划投入脱贫攻坚资金的26.9%。针对年龄偏大,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按照深度贫困村8个、一般贫困村6个、非贫困村4个的标准,开发保洁、护路、应急等扶贫专岗2216个。

——坚持目标管理,建立脱贫责任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成效周评比、月排名制度,制订出台了《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对工作后进的乡镇实行黄牌管理,严肃执纪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目前,对督查发现的“脱岗”“溜岗”或存在“两头跑”现象的帮扶队员进行了通报约谈;对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的派出单位负责人、属地管理职责不到位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

新闻推荐

史记:用山丹丹花传承延安红色文化

●史记和他的仿真山丹丹花本报记者董新银实习生孙玲丽“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上世纪70年代,一首...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