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推广“扶贫车间”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

兰州晚报 2018-05-16 02:14 大字

专业指导教师手把手教技术

兰州晚报讯(通讯员刘燕记者哈丽娜文/图)5月14日,甘谷县大庄镇大庄村“扶贫车间”外的院子里人声鼎沸、异常热闹,甘谷县脱贫攻坚“扶贫车间”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目前,“扶贫车间”已在甘谷县谢家湾乡丁家沟村、古坡镇沟门村、大庄镇大庄村3个贫困村试运营。本次揭牌仪式标志着“扶贫车间”建设在甘谷县正式启动。

走进“扶贫车间”,电动缝纫机和其他辅助设备的嗡嗡声令人振奋,大庄村妇女蔺凤琴正手拿工具,清理着半成品衣服上的线头。蔺风琴家里有5口人,老人卧病在床,两个儿子都在上学,条件不允许外出打工,她就和丈夫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对于现在这份工作蔺凤琴十分满意,她告诉记者说:“3个月前,村里办起了‘扶贫车间\’,我和丈夫抱着试试的心态报名参加,培训了两个月,每个月能领到900元的补贴,现在已经开始正式上班,每月计件付工资,前几天刚领到第一个月1500元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又在家门口上班,老人、孩子和地里的农活都能照料,‘扶贫车间\’对我们而言确实太合适太好了。”

丁家沟村四面环山,干旱少雨,没有水源,发展果树种植或搞养殖都比较困难,为了早日让群众脱贫,该村联系甘谷腾达劳务职业培训学校,由乡、村两级负责场地协调,企业采取投资设备、带薪培训、订单生产、统一销售等方式,在贫困村办起了脱贫车间。贫困户既不负责购买原料,又不负责产品销路,只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做好生产这一环节,就可以每月从投资企业领工资,直接增加收入,稳步实现脱贫。

据了解,甘谷县的这个“扶贫车间”是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贫困村为企业提供车间场地,组织贫困户参与培训、学习技能。“扶贫车间”由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投入设备,提供原材料,派出专业指导教师,对贫困户进行缝纫、编织等简单易学的技能培训。“扶贫车间”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做到了照顾家庭、作务农活与上班挣钱互不耽误,是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之举。

新闻推荐

监区办案彰显关怀

本报讯【特约记者史载】“离婚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沾染毒品,今后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近日,在甘肃省天水监狱,一起离婚...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