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三变”变出新天地

天水日报 2018-03-08 10:12 大字

□本报记者郝勤学冯丽娟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是当前甘肃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日,记者在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看到,正在进行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多起来。

3月2日,记者在距离甘谷县20多公里的金山镇水家岔村看到,在村头的一大片山地上,新栽植的花椒苗正在茁壮成长,花椒苗在地膜的阳光下泛着银光。

“村上的‘三变\’改革试点主要由我们在秀金山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实施,目前在农民变股东方面主要以水家岔村村民为主体、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的112户村民为主体,入股土地有320多亩;资源变资产方面主要以水家岔村集体闲置7间房屋入股,每年可取得股权分红1600元;资金变股金方面目前已有4户农户以资金入股,每万元定额分红800元。”指着眼前的大片花椒苗,秀金山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席强向记者说。

农民变股东是“三变”核心。如何使农民在以土地入股后获得相应的收益?席强说,入股的农户收益前15年采用“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即第一个5年为保底分红每年每亩400元,由于栽植的花椒前5年基本没收益,所以没有效益分红;到第2个5年保底分红每年每亩400元,效益分红每年每亩600元;第3个5年保底分红每年每亩400元,效益分红每年每亩1100元。从第16年开始,由入股农户按照自己的入股面积进行承包经营,收益的70%归入股农户,30%作为管理费归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培训等。“这就好像农民的孩子,前16年交给我们抓养,同时挣小钱,到16岁后又回去给家里挣大钱。”对于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情况,席强作了形象的比喻。

“三变”改革试点的实施,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70多岁的水家岔村村民王黑长告诉记者,他家有13亩土地,去年一下子在合作社入股了8亩。“我家里的孩子都在外工作,现在就我一个做务,不仅土地入股以后我们再不投入,还有收益,另外平时在合作社打工,也能就近挣钱,这样最好了。”王黑长说。

“水家岔村总体经济情况较好,但还有很少一部分没脱贫,我本人也是水家岔村人,我的想法就是通过实施‘三变\’改革,带动全村群众整体脱贫,并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增收致富,使全村成为甘谷北山片区最富裕的村子。”席强告诉记者,自己多年从事农业产业经营,村上的“三变”改革尽管才刚起步,但他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省公安厅交管局检查天水市春运工作

本报讯【记者何慧娟】2月7日至8日,省公安厅交管局深入麦积区、甘谷县和G30高速公路宝天段,对天水市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并代表厅交管局党委慰问了奋战在交管一线的执勤民警。检...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