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经开区:建设“千亿”集群 “锂”直气壮开新局

四川经济日报 2022-01-24 06:40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洋 张琳琪

诗酒射洪,不仅有诗酒——

2021年8月,遂宁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在兴“三都”中,遂宁提出了建设“世界锂都”的战略部署。

贯彻落实遂宁市委决策部署,2022年1月8日,射洪市委二届七次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的“对标竞进、创新担当,做强工业、美丽城乡,提速交通、扩大消费,建设八区、奋进百强”三十二字思路,为射洪踏稳“赶考”征程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是射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指南。

“锂电之都核心区、绿色智造支撑区”在射洪“建设八区、奋进百强”目标中被鲜明标注,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四川射洪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射洪经开区)踏上新征程,戮力经济主战场,锻造发展主引擎的前行方位。

如今,作为川渝地区锂电材料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向“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锂资源掌控地、锂材料集散地、锂企业集聚地、锂技术领航地”目标强势迈进的射洪,按照省委“重点培育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及遂宁市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的战略部署,锚定打造“锂电之都”核心区和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全力建设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据“锂”力争开新局。

十年深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而作为射洪锂电产业主阵地的四川射洪经开区,以“锂”当先,“电”力十足——坐拥32家锂电企业,占遂宁锂电企业半数以上;产业项目46个,建成投产项目19个。上游锂矿资源开发利用以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富临精工、四川路桥等9家上市公司为代表,锂矿资源折合碳酸锂当量合计1670万吨,锂矿资源拥有全球话语权。2021年,射洪经开区交出亮眼答卷:锂电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占遂宁市锂电产业产值的54%,占遂宁市工业经济总产值的十分之一。

当前,“锂电”产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遂宁市产业发展“一号工程”,被写入遂宁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作为“三大优势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射洪将锂电产业发展的资源、产能、技术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并成为射洪打造“锂电之都”核心区、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重要支撑。

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表示,发展锂电产业是大势所趋,是射洪加快发展的优势所在,前景无限广阔。全市上下必须坚定发展壮大锂电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推动“锂电之都”核心区建设各方面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锂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022年1月8日,射洪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全会指出,要找准发展目标重点,立足射洪实际,在主攻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上做文章。集聚锂电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转型升级机械电子,壮大食品饮料,打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区、示范区。

奏响实干强音,投身遂宁建设“锂电之都”宏伟愿景,射洪经开区2022年新目标已明晰:聚焦锂电核心引领,锂电产值突破260亿元。为此,将优化“一区三园”功能格局,推进锂电高新产业园精细管理、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提档升级,启动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推动园区迈向更大规模、更优结构、更高水平发展,为射洪“锂电之都”核心区建设和决战决胜全国百强县贡献经开力量。

锂电产值瞄准突破260亿——

项目建设“踩油门” 延链补链“强心针”

2021年的最后一天,射洪经开区传来好消息:四川新锂想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年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投产后,年产值能够实现40亿元。”新锂想公司董事长杜刚表示,总公司已明确在射洪“5+5+10”的产业布局,即年产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年产5万吨前驱体项目和年产1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项目。目前,正极材料项目二期和前驱体一期项目均有序推进,预计2022年内建成投产。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6月开工建设。

两年内,新锂想在射洪将形成锂电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完成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形成“资源再生—前驱体—正极材料”内部闭合的锂电产业生产链。

“初步估计3至5年,所有产能形成后,年产值可达百亿以上。”杜刚很有信心地说。

年前完美收官,年后快马加鞭。

1月4日,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遂宁盛新锂业有限公司一期“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立刻推进投料试生产。公司总经理姚开林很笃定:“争取半年实现达产达标。”

“抢进度、追赶超,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射洪经开区锂电产业局工作人员伏光丞告诉记者,新年伊始,已建成投产的锂电企业全面进入二期建设,部分企业甚至已启动三、四期项目。

随着一个个项目达产,延链、补链、强链,射洪锂电产业已基本形成上游基础锂盐、中游锂材料、下游锂电池、锂电池回收利用、锂电池配套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圈。

“下一步,经开区将放大锂电产业集群效应、锂电企业补链效应,力争2022年锂电产值突破260亿元、2023年突破380亿元。”射洪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经开区将助力射洪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锂电产业集群地、最全产业链的锂电材料集散地、最佳营商环境的锂电产业领航地、最强科技创新的锂电技术发源地,确保实现锂电企业“369”目标任务,建成锂电百亿企业3家、50亿企业6家、引进上市龙头企业9家,成功打造百亿新锂想、百亿盛屯、百亿富临。

“排头兵”领跑冲劲足——

汇智聚才“培沃土” 创新引领“结硕果”

新年之际,记者走进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富临精工)一期项目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声中,五条磷酸铁锂生产线马力全开,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让人意外的是,忙碌的车间内居然有点“冷清”——一条生产线上,只有几名高级技术工人在操控生产过程。

从原料输送到加工,再到成品包装,富临精工已全程实现封闭式智能机械生产运作。“行业内,我们是唯一一家全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走在行业前端。”富临精工项目总监李淳告诉记者,以前做磷酸铁锂,行业内都是一层窑炉,富临精工是第一个采用双层窑炉技术的,大大提升了产能和效率。

能当行业“排头兵”,“人才引领、科创赋能”是富临精工的“杀手锏”。李淳介绍,公司技术团队基于中南大学,以博士为技术核心,建立了研发和实验中心、检测中心,对标宁德时代的产品需求,确保不断迭代和领先于同行。

不谋而合的,还有新锂想。

“我们成立了由复旦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公司董事长杜刚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废弃电池回收项目负责人就是一名博士,是稀缺型人才。”

据杜刚介绍,依靠人才团队10余年在锂电池材料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成功经验,现在公司能够生产动力型、高电压型三元NCM523产品、三元NCM622产品、高能量密度三元NCM811、NCA产品,同时参与了4项行业标准、5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及审定,拥有4项发明专利、16项新型授权专利以及28项专有技术。这让新锂想角逐未来锂电产业“蓝海”底气十足。

如今,杜刚还在招引销售类人才,要求不仅要懂得锂电专业,还要具备多国语言能力,为企业下一步进军海外市场做好准备。

以“人才”激活“创新”,做优“企业”、做强“产业”——企业不是“孤军奋战”,射洪经开区同样诚意满满、实招连连。

走进射洪经开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局,记者见到局长李彦秋时,她好不容易从一堆文件中探出头来。过去6个月里,搭建人才展示平台、助企招才引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她忙得不亦乐乎。

“最近最着急的是,为园区的一位李博士争取人才公寓,他在美国与家人过节,错过了政策执行期,但是我们一定会为他争取保留这个名额,让他回国后能够安心地住下来。” 李彦秋笑着告诉记者。

一套公寓,可见一腔诚待人才的热情与用心。

射洪经开区全面摸底现有人才,已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现有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123人,专业技术人才19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人,包括“金荷花领军人才”、特聘“天府学者”专家等。

除了招才,更要育才。“我们聚焦锂电、化工产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大榆职中去年9月新开设机电和化工分析与测试两个专业,已招生170人;锂电科技学院2022年9月预计招生600人。”李彦秋说。

厚植人才沃土,育出科创硕果。2021年,射洪经开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3家通过复核,获得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认定1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3件。投入科研经费达7114.43万元,为23个企业补助研发投入资金达73.99万元。园区内5家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力争2022年园区创建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及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申报专利150件,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 李彦秋信心满满。

续写“8个月产值从0到上亿”佳话——

爆发式增长“有保障” 穿透式服务“加速度”

展望新年新目标,李彦秋有信心,李淳也有信心。

李淳的信心之基,来自 “富临速度”——

落户射洪经开区后,富临精工2021年2月15日动工开启第一个项目建设,9月就完成设备安装,11月底实现全面达产。8个月,产值从0到上亿!

让李淳印象最深的是,为了确保达产目标,富临精工在试生产运行前必须进行设备调试。但是,距离项目建成的日子越来越近,电还是没通,着急!

不能确保通电试生产,将会导致整个5万吨的产能目标无法如期完成,也必将推迟富临精工在射洪的全盘建设计划。

为此,射洪市委、市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组织领导专班,开通绿色通道,专事专办全力推进,专门在桃花山建设了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来保障用电。

“终于,我们设备刚刚安装完成,电就通了!2021年12月31日,我们已经建成每年5万吨的产能,并实现达产。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提振了发展信心。”李淳略带激动地说,因为在园区发展很有保障,富临精工正加紧推进后续项目建设。

在射洪经开区创业,安心、放心、暖心,已成为企业们的共识。

让营商环境成为射洪经开区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全经开区人也为之共勉。

企业出上联,经开区答下联。

射洪经开区企业投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文孝军介绍,经开区搭建起“射洪锂话”政企交流平台,每月邀请射洪锂电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茶话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锂电产业园区产业布局、产品结构、项目建设、产品生产等情况。由相关部门,采用现场答疑的方式对相关政策、问题进行回答和提出解决措施,以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2021年现场收集新锂想场地内拆迁、富临新能源正式供电、锂电高新产业园正式供水、朗晟新能源污水处理等相关问题96个,除4个长期推进的问题外全部完成整改,满意度达到100%。”文孝军说。

此外,射洪经开区还建立了“穿透式”服务机制,会同项目业主科学制定项目推进计划,明确项目推动过程中双方介入的时间节点,将工作任务清单制,定时限定岗位定人员,推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包保服务。

如今,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拥有二、三类工业用地6500亩;开通项目立项审批“绿色通道”,实现“多评合一”,项目入驻时间缩短至60个工作日;落实人才奖励政策,加快筹建射洪锂电职业技术学院……优惠政策与贴心服务还在不断加码中。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初步成势的锂电产业,既是射洪集聚的优质产能,也是引领未来的朝阳产业。

“2022年,射洪经开区内大多数锂电企业的二期项目将实现集中投产,锂电产值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射洪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学说,预计到2030年,射洪将汇聚百亿级企业、上市龙头企业30家,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锂电之都”核心区,锂电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锚定打造“锂电之都”核心区和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建设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射洪经开区踏歌而行,未来可期!

新闻推荐

富临精工 生产线马力全开实现批量供货

近日,在射洪市经开区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富临精工)一期项目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公司五条磷酸铁锂生产线...

射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射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