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引工程:百年大考下的科学减灾

四川经济日报 2020-11-09 06:37 大字

今年8月10日至18日,绵阳连续降特大暴雨,涪江上游洪水超过2018年的“7·11”百年一遇洪水及历史记录,涪江下游的绵阳城区、江油、三台、射洪等市县区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危急时刻,武都水库发挥最大限度防洪功能,通过科学削峰、错峰、拦洪调洪调度,使涪江下游在三轮洪峰中平稳过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铁路、桥梁等安全度汛,圆满完成了安全度汛目标,给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谱写出防汛减灾史上的新篇章,成为防汛减灾中的典范,受到了干部群众纷纷点赞。

未雨绸缪:织密安全防护网

“今年,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以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和‘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测、报、防、救环环相扣的‘防汛减灾链’,织密人民群众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筑牢责任堤坝,压实各方责任。早在今年年初,该局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武引工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实行点面结合的组织方式。班子成员既对分管单位的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其分管的机关科室又联系相应的施工标段和重点项目,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工作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一岗双责”和服务协调、监督管理的效能,确保了工作实时跟进;采取目标考核方式对灌区各县、下属各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进行防汛及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将防汛工作与河湖长制、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了任务量化和工作目标化,使全系统的防汛工作做到了保障有力、规范有序。坚持雨情就是“敌情”的底线思维,时刻紧绷防汛和安全生产这根弦,着力在防汛工作上争取主动,科学调度,及早腾库,确保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科学编制调度方案,修编《武引工程防汛工作方案》和《武引工程应急抢险预案》,对武都水库、二期灌区实行“两案”单独编制,共计编制方案预案8套,确保了工作机制完善。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切实加强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销号。该局根据对工程历年运行调度数据分析,综合今年雨情、水情等信息,汛前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水库、渠道、电站、隧洞和高边坡施工作业安全度汛工作,要求各单位和各县摸清“家底”、查清问题、建立台账。由局防办牵头成立5个检查组,集中开展汛前大检查,对查出各类防汛和安全生产隐患限时整改。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和机关职工全员24小时值班,在优化值班调度的同时确保了值班人员和值班考核全覆盖。同时,该局加强汛前综合演练,在配合市应急部门完成市级涪江防汛综合演练的基础上,先后分3批开展了武都水库、取水枢纽、金峰水库、涪梓干渠等在建和已建成工程防汛抢险联合演练,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投入20余万元采购编织袋、铁铲、救生衣等防汛用具3000余套(件),储备防汛救灾砂石2万余方,安排汛期应急车辆7台,做到了防汛物资和设备储备更新及时到位。

科学减灾:众志成城战大汛

“涪江上游受‘西南涡’特大雨带的影响普降特大暴雨,今年‘8·11’洪水持续时间长超历史记录,涪江上游发生历史超标洪水的洪量,无论24小时、72小时、120小时洪量均超过2018年‘7·11’百年一遇洪水以及武都水库历史记录;科学削峰、错峰、拦洪调洪调度生死攸关,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涪江下游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武都水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邓香铭说。

据介绍,从8月10日开始,涪江上游遭受入汛以来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覆盖范围广的最强降雨,发生超标洪水。8月11日15时第一轮洪水洪峰为4970m3/s;紧接着从8月16日开始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创历史记录,并出现涪江上游洪水罕见的复峰,三次洪峰分别为16日12时的5790m3/s,17日19:04时的5757m3/s,18日2:02时的5754m3/s。通过武都水库调控,最大削峰3805m3/s,削峰率65.7%、错峰14小时,库水位从8月14日13:00时的637.07m抬高到8月18日4:00时的655.78m,超过防洪高水位(652m)3.78m,拦蓄洪水2.16亿立方米。18日0:30时,武都水库下泄流量调整到5300m3/s,超过2018年“7·11”3920m3/s的历史下泄记录。8月16日7:00时至11:00时,将水库下泄流量控制在1000m3/s,确保了下游平稳过渡。本次超标洪水中,武都水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功能,通过水库削峰、错峰、拦洪调洪调度,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涪江下游的洪灾损失。

紧要关头要冲锋向前,越是紧要关头就越要沉着应对。在今年“8·11”抗洪抢险中,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和机关职工全员24小时值班,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加强隐患排查,落实各项防汛减灾措施,形成了强大防灾减灾合力。呈现出哪里有险情、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抗洪抢险的那几天,勾局长(勾承建)常常是携带干粮驻扎在抗洪抢险一线组织抢险,与专家会商、处置险情,经常饭都顾不上吃,用随身携带的饼子充饥。”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武都水库管理中心职工任小天说。

此外,在今年“8·11”抗洪抢险中,该局的“智慧武引”大显身手,运用武都水库、一期灌区和二期灌区的高清探头对所辖的库区水面、大坝、闸门、隧洞、渡槽等高危区域等进行视频监控,自动监测河道水情和雨情。该局还利用无人机预报、预测、预警险情,观察洪峰过渡情况,确保区间暴雨可监测、可预警、能调度,形成“千里眼”盯云观雨实时监控、“顺风耳”远程记录排查隐患、“筋斗云”高空勘察助力防洪,打出组合拳,实现智慧防洪、科学减灾。

(杨向前 廖勇 杨剑)

新闻推荐

遂宁市迎接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考评工作专题会召开 确保在全省率先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全媒体记者何飞)11月4日,副市长罗孝廉主持召开遂宁市迎接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考评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据悉,《...

射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射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