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涪江的诗意记录 清代知府文启诗歌孤本《诵芬堂诗集》再现射洪
罗刚锋翻阅古书“宅”在家里抗疫的鼠年春节,射洪市80岁老人罗刚锋将家中那些收藏多年的老书再次翻了出来。
第一本就是《诵芬堂诗集》。这是清代绵州知府文启诗歌的手稿本,他曾在射洪长大,其家“三世牧绵州,皆有善政”。据罗刚锋多方考证,《诵芬堂诗集》是文启诗集文稿的孤本。
2毛钱地摊上捡“漏”
买到清代绵州知府手稿
11日,记者在罗刚锋家中见到两本《诵芬堂诗集》:一本纸张泛黄,与现16开本差不多大小,共135页,全部用毛笔手书,小楷字苍劲有力,上面还有清晰可见的毛笔标点符号——这是当年罗刚锋阅读时为断句添加上去的;另一本则是白色复印本,供平时客人前来借阅。
《诵芬堂诗集》手本从何而来?“当时花了2毛钱在地摊上买的。”尽管故事发生已过去46年,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仍能清楚记得。
上世纪60年代,读大学的罗刚锋因身体状况暂时休学,为避免人才浪费,彼时他被安排在射洪洋溪镇教语文,休息时间,他就爱到市场上的地摊去买几本书。
5月的傍晚,他和往常一样,到熟悉的几个地摊上去买书。蹲下身子正专心地挑选时,一本被压在最下面的泛黄诗集进入他的视线。当时,他并不知道封面上的文启字筱农是谁,简单翻阅后看到里面有与涪江有关的内容,且为手写稿,他立即决定买下来。因是书摊上的常客,老板还给他打了折扣:最终,罗刚锋用2毛钱买下了这本诗集——而当时,他的工资也不过几元。
这本泛黄破旧的手稿,成了罗刚锋的夜间阅读书籍。也是翻阅后他才确定,这本诗集的原作者,应是清代绵州知府文启。
文启曾在射洪长大
文风清新描述自然风光
据《直隶绵州志》记载,文启是清朝满州人,为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笔帖式。其祖父、父亲皆在道光年间先后牧绵(做绵州府官)。此前,其父在射洪太和镇做过通判(副知府),文启小时候随父寓居射洪,这一点从文启《诵芬堂诗集》中系列写射洪的诗歌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他写《重至太和镇》:“旧游重到意凄然,弹指光阴廿五年。”是他对小时候在太和镇生活的缅怀。
《诵芬堂诗集》共分为两部分内容。其一为《鸿泥集》,收录诗歌184首,是文启从清道光庚戌年(1850年)离京到四川任职的12年间所作诗歌。其二为《涪江集》147首,根据诗集前言记录,是文启到绵州履任期间“偶吟留存”的。
其中,《涪江集》诗文中,有40余首记录今日遂宁的自然人文。比如《康家渡即事》等诗,写其在如今的蓬溪县红江镇康家渡段担任盐吏的故事见闻;有写射洪金华山怀念陈子昂的,如《金华山》:“拾遗遗迹在,访古陟崔嵬。绿树新祠宇,青山旧讲台。可怜怀壁罪,辜负济时才。景仰频惆怅,何年得再来。”还有写自然风光的,如《游法华寺》中:“岸草青连陌,芦花白满洲。半江秋色吏,容得一扁舟。”诗歌雅韵清新,气韵生动,有极强的画面感。
手抄孤本价值珍贵
准备重刊出版
《诵芬堂诗集》全部用毛笔手书而成,但无法确定是否由文启亲笔所写。为此,罗刚锋甚至到绵阳寻找文启后人求证,但也无法得到肯定答复。
不过,在《涪江集》前言,有“公偶吟小诗”字样,就此推测该诗集应是旁人收录书写。
作为绵州州官,文启先后牧绵州16年,期间政绩卓著并工诗尚文。然而遗憾的是,现存绵阳地方志书中,收录其的诗文极少。罗刚锋经过多方查询后,得知《诵芬堂诗集》并没有刊印本,因此这部诗稿,应是文启诗文集的孤本。
《诵芬堂诗集》共收录诗歌331首。特别是《涪江集》中的诗文,通过诗歌艺术手法,对涪江流域尤其是当时绵州(今绵阳)的政治、经济和民俗风情进行了实录,而诗中记录的多数风物景点已经不在。此外诗文的注释中,都提到了文启在牧绵州期间及其前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这部手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献价值。
记者从罗刚锋处获悉,目前他准备与相关部门联系,将《诵芬堂诗集》重刊出版,以发挥其文献价值。
(全媒体记者胡蓉)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贾明高)近段时间以来,射洪市人民法院先后在大榆镇、东岳镇、涪西镇、沱牌镇、金家镇司法所设立便民诉讼服务站,打...
射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射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