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创“产业之星”到奖励“乡村之星” 幸福村花钱花出了“幸福感”

遂宁日报 2020-01-03 06:35 大字

2018年,为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修复乡风底色、重塑乡土文明,引导广大群众向党向上、向善向好,射洪市青岗镇幸福村村委会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幸福村集体经济使用办法(试行)》。通过采用集体收入设置育才之星、勤劳之星、双创之星、孝德之星、最美家庭、最美乡亲、最美村民等一系列“乡村之星”,鼓励村民读书、勤劳、创业,大力弘扬孝道、善行和大义,让集体收入惠及集体,让集体的钱花出“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颜朝辉

2019年12月24日一大早,射洪市青岗镇幸福村村民谢德成就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去赶场。“要过年了,准备拿上个月得的奖金去镇上置办一些年货。”谢德成高兴地说。

谢德成说的奖金,是上个月他被评选为幸福村2019年度“自强之星”获得的400元钱。这个双腿残疾靠双手走路的人自强不息,不仅种了2亩地,还养了3头猪,不等不靠走上脱贫路,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

用集体的钱奖励“乡村之星”

在幸福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旁,73岁村民任洪德正在院坝里陪着93岁的岳父赵重胜晒太阳。自从20多年前赵重胜得阑尾炎后,任洪德便将他接到身边照顾。

20多年如一日地照顾岳父,任洪德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村里的“孝德之星”。在幸福村,像任洪德这样的“明星”还有许多。

2018年,幸福村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源于《幸福村集体经济使用办法(试行)》的出台。

“经济脱了贫,精神也得跟着脱贫,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幸福村第一书记候志中说,在青岗镇政府的指导下,幸福村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通过着眼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制定了旨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的集体经济使用办法。

《幸福村集体经济使用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拿出不超过村集体经济2/3的收入对幸福村各方面涌现出的先进村民进行奖励。候志中说:“拿出集体收入奖励先进就是为了治理当前农村存在的读书无用、孝道式微、勤俭不兴、等靠盛行、规范失序、价值解体、新风未彰、公德难遵的问题。而那些有着爱赌博、缺乏自强精神、家风不好、打架或违法乱纪行为的村民将不能参加评选。”

让“乡村之星”成为“创业之星”

2018年,幸福村首次进行了“明星”村民的评选,共拿出当年村集体收入中的6000余元为获奖村民颁发奖金和奖牌。

村上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先进,向先进学习,摒弃不文明陋习,培育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的民风在幸福村蔓延开来。

村民何仁祥说:“自从有了模范的带头作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

为进一步提升《幸福村集体经济使用办法(试行)》在推动乡风文明中产生的积极作用,2019年,幸福村对办法进行修改,在原有奖项的基础上增加了“育才之星”“单产王”“双创之星”等。

今年,沈继洪、陈善远、覃达昌等30余位村民被评为勤劳致富、自强之星、最美家庭、孝德之星、育才之星,并获得村委会发放的1万余元奖金。

走进聋哑村民谢琼芳的家中,“育才之星”的奖牌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2019年,她的小女儿被沈阳医学院录取,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虽然不能说话,但谢琼芳用手势传达着她的喜悦。

聋哑人培育出大学生,残疾人自强不息种出一片天,贫困户依靠勤劳脱了贫……在幸福村,集体经济不仅评出“乡村明星”更花出了“幸福感”。

幸福村村文书陈元德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开始前,村里的集体收入为零,即使村委会想为群众办点事,可囊中羞涩。自从脱贫以来,村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收入突破18万元。

在幸福村,500余亩菩提树将于今年见效,6000余株紫叶李被种植在村里的各个角落用于发展边角经济。由村集体流转撂荒地发展的120亩水产园在2019年已经卖出鲜鱼5000余斤。

集体收入的增多无疑增加了幸福村的发展底气。“正是有了集体经济,我们能为老百姓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集体经济来自集体,更要惠及集体。用集体经济鼓励先进、弘扬乡风文明,只是集体经济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接下来,我们还将利用集体经济为村民办更多实事、更多好事。”候志中说。

记者还获悉,幸福村由集体经济投资1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即将投入运行。

新闻推荐

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服务机制 开展职业农民跟踪服务实训

(何宇婷全媒体记者贾明高)2019年12月24日,射洪市农业农村局组织2019年部分参训学员及农业返乡联合会部分会员60余人,在潼射镇...

射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射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