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教孩子认国旗颜色 教孩子使用餐具◎全媒体记者王锡刚
本着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教育和快乐成长的原则,近年来,遂宁市针对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到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的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送教老师分阶段地对孩子的感知、运动、语言和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经过耐心教导和细心呵护,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的甚至得以走进梦寐以求的校园。
上门细心教学场面温馨
“小动物们现在饿了,你能喂喂它们吗?小猫想吃三角形的饼干,小猴想吃圆形的饼干……”近日,遂宁市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朱晓玲一行,走进永兴镇小埝村,利用周末时间为不能到学校参加学习的残疾孩子小智开展送教服务。
朱晓玲介绍,针对小智家庭贫困和智力需求的具体情况,他们专门为其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教学中,朱晓玲耐心反复地教小智识字读字写字,识别颜色开发智力,并通过篮球运动加强他肢体和思维的协调性。
家住仁里镇的小童已接受了2年的送教服务。在国庆节前夕,朱晓玲和同事来到小童家,开展既定教学计划。
由于重度脑瘫患,小童的肢体运动困难,常年只有躺在床上。
当天的课程内容是识别颜色和声音。“这是国旗,颜色是红色的,上面的星星是黄色的。”朱晓玲和同事一遍一遍耐心地给小童讲解着,场面十分温馨。小童躺在床上,盯着老师手上的国旗,学得十分认真,还不时发出声音与老师进行互动。当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他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小童的障碍情况比较严重,2年前我们第一次送教上门时,他与新生儿的状态差不多,几乎没有任何意识,如今他已经能够识别一些颜色和声音,可以通过简单的发音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能够清楚地喊‘爷爷’了。”小童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让朱晓玲喜出望外。
变化不少孩子已进入校园
新学期伊始,10岁的小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蓬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了一名一年级学生。在走进校园之前,小康接受了一年多的送教上门服务。
一年多前,小康基本不会说话,生活自理能力十分欠缺。送教老师廖清梅与小康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和同事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开始从培养小康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着手。
“就拿如厕来说,我们通过播放视频,教他什么是如厕,什么时候如厕,如厕前要带什么,如厕后要做什么。”送教老师报以极大的耐心,将每一个步骤都细化成数个小步骤,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
由于小康家住比较偏远的乡镇,廖清梅和同事每两周进行一次上门教学,但每隔几天就会给孩子家长打电话,了解情况。
廖清梅和同事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小康已能独自拿勺子吃饭,并能完成大半部分的穿衣动作。
射洪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李成会则于2014年开始送教上门服务。这几年,她深入射洪偏远山区,运用科学、专业的检测手段对孩子进行评估,根据每个孩子及家庭制定详细的个人康复教育计划,对孩子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云云,自主坐立困难;莉莉,先天脑瘫;小英,重度智力障碍……面对这些情况,李成会教他们洗手、洗脸、穿衣服,事无巨细,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如今,云云已经进入到了校园学习。
守护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据介绍,遂宁市将残疾适龄学生分为到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种类别进行安排。其中,送教上门服务主要由特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采取“二对一”形式进行送教。
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有效开展,遂宁市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一人一案”的个别档案和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由送教老师分阶段地对他们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潜能开发等方面的培养训练。
据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2012年,遂宁市便陆陆续续开展送教上门,目前遂宁符合送教上门的孩子有229名,除了部分在外地的孩子之外,大多数孩子已经享受到了该项服务。
“送教上门主要针对重度残疾的少儿,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基本无法自理,有的无法行走,不能到学校读书学习,但是,他们同样享有学习和培养兴趣的权利,送教上门就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该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聚焦“锂”想共赢发展 2019年中国(遂宁)锂业大会举行 陈全训欧阳泽华郑绵平潘复生邵革军邓正权刘云刘德福常国武翟刚冯发贵出席或致辞赵家生主持
2019年中国(遂宁)锂业大会在遂举行何光华摄(全媒体记者杨小东何光华)10月11日,以“聚焦‘锂’想·共赢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有...
射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射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