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发展升温 让百姓“幸福度”提升 遂宁财政70年“惠民生促发展”纪实

遂宁日报 2019-09-27 05:47 大字

“从吃饭到吃药,从穿衣到住房,从读书到就业,从保险到健康,民生的各个领域都渗透着财政的影响。”在遂宁市老财政人吴文明眼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正是遂宁财政事业深化改革、蓬勃发展的70年。遂宁财政的角色也从“保吃饭”的“小财政”变成“惠民生、促发展”的“大财政”。

70年来,在党委、政府关心与支持下,遂宁财政局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率领财政队伍努力拼搏,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与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框架逐步建立,为遂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遂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色彩。期间,遂宁财政角色的变迁既反映着遂宁经济的晴雨表,也折射出遂宁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中心思想和落脚点。

收入增长862倍折射城市经济发展和治理理念的变化

财政收入是经济“晴雨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遂宁地方财政收入从740万元增至约63.84亿元,增长862倍。

“地方财政事业获得无限生机,源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据遂宁市老财政人吴文明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遂宁财政收支发生了几次大的变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财政事业获得无限生机,大力推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事业发展,1985年遂宁建市,实行市管县财政体制,再次给财政发展增添活力,1987年财政预算收入突破亿元。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大、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改革。由于财权清晰明朗,全市财政收入由此步入了稳定高速增长时期。1997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完成5.11亿元;2008年成功闯过10亿元关口,完成10.17亿元。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遂宁市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在“富民强市”“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随着一系列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实施,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招商引资好戏连台,三次产业齐头并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呈现出“产业兴旺、强势崛起”的良好局面,财源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30亿元新台阶,完成33.56亿元。2016年遂宁市GDP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列全省市州第4位,总量列全省市州第13位,较2015年提升2位。2018年,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的影响,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然保持了9.6%增长速度,完成63.84亿元,比1950年财政收入增长862倍。

创新财政支持发展方式为重大项目起飞提供“第一推动器”

遂宁财政不仅是遂宁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还是遂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助推器”。70年中,遂宁市的GDP从1949的8124万元增长至2018的1221.39亿元,增长1508倍的背后,财政的支持功不可没。

“本世纪初期,虽然遂宁市财力有限,但在对涉及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工程的支持上,还是毫不吝啬的。”遂宁老财政人巫晓华回忆说,2004年,市财政为建设过军渡电站投入3000万元,造福遂宁人民的观音湖才应运而生。3000万元,这对当年的遂宁财政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共还不到4个亿。2007年,也是在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遂宁市城市信用社改制为遂宁市商业银行,遂宁人民才有了第一家自己的银行。

党的十八大之后,遂宁市城市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河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崛起,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跑步前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重大发展项目和工程应时而生。

“遂宁城市发展太快了,仅仅依靠遂宁市自身的财力,远远不足以支撑城市的大发展”,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书记羊明介绍说,解决的办法就是创新改革各项财政制度,在国家财政部既定的各项政策框架下,通过发展PPP模式、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范围,为城市建设源源不断的“输血”。

从正在建设的“明清”小院集群式的仁里水乡到龙凤新城的拔地而起,从构建一环8射的交通网络,到让城市焕然一新的“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都有赖于PPP模式的创新发展;从安居机场、城南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工程到众多棚改项目的落地实施,又都源于政府公开发行专项债券。数据显示,2014--2018年,遂宁市加大省市重大项目资金筹融资服务支持力度,累计安排各级财政资金超过260亿元,全力支持机场迁建、宋瓷文化中心、海绵城市、唐家渡电航等项目建设。财政成为重大项目起飞的“第一推动器”。

此外,遂宁财政还着力于推动三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夯实基础、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上档升级提供“燃料”和“加速器”。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和“四好村”输血和造血,在遂宁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遂宁财政支持的身影。

民生支出占比高达69%以上城乡居民“幸福度”大幅提升

遂宁财政不仅是重大项目的“推动器”,还是居民幸福的“温度计”,特别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和结构性变化,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从吃饭到吃药,从穿衣到住房,从读书到就业,从保险到健康,民生的各个领域都渗透着财政的影响。”吴文明总结说,70年间,遂宁财政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民生等支出占比越来越高,财政也从过去“保吃饭”的“小财政”变成“惠民生、促发展”的“大财政”。

据《遂宁市财政志(1840年-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宁财政支出规模小、水平低。1950年至1984年,全市累计支出82,982万元,年均支出2,371万元,支出重点为经济建设、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建市后,随着遂宁财力的增长,遂宁财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支出高速增长。从1985年的不足1.16亿元到2011年成功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支持市容市貌快速变换的同时,遂宁财政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资金安排上更加关注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羊明介绍说,2014—2018年全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的财政资金达229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69%左右。全市累计整合投入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82.7亿元,全面保障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力开展。

民生大投入也获得了居民幸福的大回报。一张越织越密的巨大民生保障网,满足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扎牢兜底的“保障网”,填好教育的“答题卡”,全力建设“健康遂宁”,实现群众“安居梦”,城市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参保人数越来越多,入学率越来越高;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增长,基本卫生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保障,实现越来越多满足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众“应保尽保”,遂宁的城乡居民“幸福度”不断得到提升。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动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在过去的70年中,遂宁财政从‘小财政’转变成为‘大财政’,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框架,为遂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们以后的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市财政局局长张永福看来,新时代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地方财政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推动遂宁市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迫在眉睫。

张永福介绍,市财政局将牢固树立“理财为公、兴财强市”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多找钱、用好钱、算好账、防风险”的职能职责,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落实好省委“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重要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张永福表示,除了千方百计做大“财政收支盘子”,如何在现有的财力范围内,激活全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今年市财政工作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张永福说,今年的财政资金,除了继续投入保障民生外,将更多向区县园区倾斜,投向县域经济的“5+2+1”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农村的乡村振兴项目和各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扶持优化营商环境等。集中财力保重点,发挥财政投入在服务各区域发展重点突破的“点睛”助力作用。通过将资金下沉到县(区)、园区,强化正向激励机制措施,激发县域经济增强发展突破力,形成遂宁市各县(区)、园区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此外,张永福表示,市财政将继续保持政府适度投资规模,继续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主动对接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建设基金等,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省支持盘子,全力保障遂德高速、唐家渡电航、安居机场建设等155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全媒体记者蔡志凌)

遂宁财政

七十年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遂宁专区财政科成立

1950年,川北行署遂宁专区成立,下辖遂宁、蓬溪、潼南、射洪、安岳、乐至、中江、三台、盐亭等9县。财政收入主要以工商税收、农业税收为主,财政支出以发展生产和发展文教科学事业为重点。

1985年,遂宁市财政局挂牌成立

遂宁市财政,实行市管县财政体制。主要包括市中区、蓬溪县、射洪县和市本级财政。财政收入,主要分税收、企业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三大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并开始卓有成效地实施各项财政改革政策。

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

从1994年1月1日起,改过去地方财政包干为分税制。实行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省上对市“定额上缴、超收全留”财政体制不变。

2001年,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2001年6月,成立遂宁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建立起“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统一核算”的模式。

2005年,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从财政分离

1993年,成立国资管理局,下属于市财政局。2005年,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从财政系统分离,遂宁市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2年4月,根据中、省的精神,遂宁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3年,遂宁市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改为征收农业税。2006年,遂宁市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政策。

2007年,实施扩权强县改革

2007年,射洪县纳入四川省第一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随后蓬溪县、大英县相继纳入改革试点。扩权试点县具有了与市级相同的部分管理权限,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

当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17亿元,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2016年,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

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实现营改增全面扩围,三年来累计为企业减负63.42亿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00亿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30.5亿元,突破200亿元。

新闻推荐

天齐锂业与瑞典电池供应商Northvolt签订供货协议

9月24日晚间,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锂产品生产商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齐锂业”,002466)公告披露,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

射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射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