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 润泽民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遂宁水利十件大事展播

遂宁日报 2019-09-19 02:03 大字

2019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市委宣传部安排,为充分展现70年来,遂宁水利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市水利局在全市水利系统公开征集了1949年建国至今,在关键节点发生的重大水利标志性事件、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及体现水利事业发展成就的重大事件,经过筛选,最终确定10件大事。这10件大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遂宁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辛勤耕耘、艰苦奋斗、顽强不屈、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遂宁市水利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对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开拓进取,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全媒体记者苏世界

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兴修水利,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是关系民生和稳定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遂宁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水利建设的热潮。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0894处。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54座,小(二)型水库268座,大中型引水渠堰7条,配套渠道6600公里,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达到8.48亿立方米,常年实现供水5.29亿立方米,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2

遂宁水文局挂牌成立

2018年4月9日,四川省遂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遂宁建市30多年来水利人的期待,结束了长期以来绵阳、遂宁水文工作“两地分属一局管辖”的历史,翻开了遂宁水文事业的崭新篇章。

遂宁水文局发挥其人才、装备、技术等方面优势,极大提升了遂宁水文预测预报及应急监测能力,为遂宁市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河湖长制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水资源国土空间管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文技术支撑和保障。

3

水利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创新

遂宁水利的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变迁,逐步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1950年,射洪、蓬溪、遂宁县委和县政府相继成立,并在县府设立建设科分管水利。1952年,遂宁专署成立,内设建设科分管水利建设,并于1956年设立水利科。1968年,射洪、蓬溪、遂宁成立革命委员会,内设生产指挥组负责农林水生产与建设,并成立了水电局革命领导小组。1985年以来,水利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由水电到水利,水利到水务,再由水务到水利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先后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4

以蓬船灌区工程为代表的

“6+2”骨干水利工程全面开工

2016年8月23日,总投资36.69亿元的蓬船灌区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多年以来,为从根本上改善遂宁市缺水现状而规划建设的“6+2”骨干水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6+2”骨干水利工程包括蓬船灌区工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安居段)、武引二期(射洪)灌区工程、祥凤寨水库、三仙湖水库、群英水库以及萝卜园水库、鲤鱼岩水库,总投资74.23亿元,主要涉及旱片死角区、边远落后区、水库淹没区,承担了重要的脱贫攻坚任务。建成后,全市将新增改善灌面127万亩,解决改善150万人的饮水安全,增加蓄引水能力4.36亿立方米。

5

遂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9年5月,遂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成为继成都、泸州后四川省第3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通过三年试点建设,遂宁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互联互通、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水网体系得到初步建立,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优化,城市供水和防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遂宁市琼江源水利风景区以及观音湖水利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栖息环境得到提升,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市生态、社会、经济等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践行了水利部“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这一重要理念。

6

建立河长制并走在全省前列

2017年以来,遂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建立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在全省率先将河长制延伸到村,率先实行人大、政协监督员及联系部门制度,率先设立乡镇河湖管理保护站,率先创新建立“河长+警长”机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河湖面貌和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遂宁河长制工作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水利报等主流媒体点赞或宣传报道。遂宁市河长制办公室被水利部表彰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市州。在2018年度省级河长制工作考核中,遂宁市总河长、涪江市级河长及遂宁市河长制办公室均名列全省第一。

7

南北堰(渠河)完成改扩建

南北堰(渠河)全长26.6公里,起于桂花镇黄连沱,经遂宁市主城区,止于龙凤镇龙凤水电站,是遂宁市的重要饮用水源。新中国成立后,南北堰先后于1958年、1977年经过两次大的扩建,以及多次维护整治,兼具发电、通航、灌溉、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等功能,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区。

南北堰(渠河)是数十万遂宁儿女披星戴月、人扛肩挑、日夜奋战挖出来的,承载着遂宁人民厚重的城市记忆,是新中国加快发展,人民群众自立自强的历史见证者。

8

成功抗击一系列重大旱灾洪灾

遂宁是老旱区,也是洪涝频发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遂宁先后遭受大小旱灾十余次、洪涝灾害二十余次,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遂宁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成功抗击了1979年特大旱灾、1981年特大洪灾、1998年特大洪灾、2006年百年不遇特大旱灾、2012年“9.10”洪灾、2013年“6.30”洪灾、2018年“7.11”涪江特大洪灾等重大旱灾、洪灾。

从解放初期的受灾频繁,伤亡巨大,到当前的预测预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一体化,确保无一人因灾死亡,充分体现出了洪涝灾害应对能力的巨大进步。

9

农村饮水保障能力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遂宁经历了从解决百姓饮水紧张到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转变。特别是在农村,早期主要通过打井、挖泉、凿塘、筑堰以供饮用水,到2000年则进入了以泵站为主的集中供水阶段。2005年以来,遂宁市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饮水保障工作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截至“十二五”末,全市通过分散供水井、集中供水站等形式,已累计解决和改善了农村180余万人的饮水问题。“十三五”以来,遂宁市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目前共解决和改善42.5万人的饮水安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万人。

10

开展河道采砂乱象整治及

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为根治河道采砂乱象,还江河水清岸绿,2017年10月以来,遂宁市充分利用中央环保督察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两把“利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行“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强力推进河道采砂乱象整治和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全市160家散乱污砂石企业全部拆除,建成13家砂石标准化加工厂,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砂石供应,实现国有砂石资源保值增值,并对原有砂石场地和河道岸线全面开展场地平整、复耕复绿和生态修复,探索出了“疏堵结合”的治砂新路径,先后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水利部长江委、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的充分肯定。全省河湖管理现场会议于2019年5月在遂宁召开,宣传推广遂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经验。

新闻推荐

我县多举措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努力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杨俊华全媒体记者贾明高)今年以来,我县不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举措,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有知...

射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射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