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所长 量身打造脱贫“金钥匙”
“现在非洲猪瘟还处于易发期,一定要按省上统一要求,做好大清洗大消毒!”在射洪牵牛山村贫困户吴玉梅的圈舍前,驻村农技员杨应泽一边查看猪儿长势,一边叮嘱她做好防控措施。,人人有所长 量身打造脱贫“金钥匙”。
杨应泽是射洪太和镇畜牧站兽医师。在村民眼里,满是他钻牛棚、进猪舍的身影。吴玉梅家的猪儿吃不下东西,晚上9点过他还骑车赶来,忙到半夜。此外,他还肩负着全县插花贫困户和80个贫困村的技术指导任务,跑遍了30个乡镇近150个规模养殖场。
就在1个月前,杨应泽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300名2018年“优秀农技员”中的一员。而他们,正是全省1万余名驻村农技员的先锋代表。
产业扶贫,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老乡如无一技之长,产业也仅是一季之业。为让扶贫产业筑得牢、长得快,四川在全国率先设立“一村一名农技员”,面向11501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农技员12424人,下沉贫困山乡院坝田坎,启动授人以渔式2.0版扶贫,授老乡以技艺,变“输血”为“造血”,扶智更扶志,为老乡脱贫致富、远离返贫打造谋生金钥匙,勇当产业扶贫生力军和急先锋。□李三水 本版图片由视觉四川提供
配强三支突击队
实现农技扶贫三个全覆盖
2015年,一个摸底数据引人深思:全省贫困地区农牧业依靠科技增长的比重不足30%。
产业扶贫,带动老乡5年内甩掉“穷帽子”,必须靠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才能为产业脱贫开启“加速度”。
“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农技员。”2015年,四川回应老乡期盼,在全国率先设立“一村一名农技员”,实施“万名农技员进万村行动”,对11501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农技员全覆盖,“一对一”帮扶,协助贫困村编制一个农业产业扶贫规划、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帮助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成为全省“五个一”帮扶机制重要力量。坚定目标:老乡不脱贫,农技帮扶不脱钩。
为打好凉山彝区脱贫这场标志性战役,省、州、县农业部门共选派驻村农技员1891名,按时间、人员、任务、考核、奖惩“五到位”扎实帮扶,还协同530名专家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49个,统筹基层农技员、“田秀才”“土专家”等688人,建立农技巡回服务小组137个,结对帮扶“插花”贫困户。针对11个深贫县,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还对口“结亲”,42名岗位专家重点为深贫县解决特色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全省“科技扶贫万里行”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也向凉山州派驻110名省内高层次专家,对马铃薯、蔬菜、肉羊等13个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也派来农业科技服务团1个、中国农科院等15名专家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闻鸡起舞趁春早,我们要背起行囊,把培训和技术送到老乡手上,让每个村都有脱贫支柱产业,每一户都有奔康致富支撑!”在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春季攻势行动启动仪式上,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驻古宋镇范家村的农技员尹华江庄严承诺。
为解决驻村专业不对口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省农业农村厅在驻村农技员基础上,整合省内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市县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890个,实现对88个贫困县巡回指导全覆盖,让“老乡点菜、专家上门”。同时,15个创新团队一对三,实现对45个深贫县全覆盖。今年2月22日,由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16名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赶赴金阳县桃坪乡矿山村,打响了凉山新年农技扶贫第一枪。天还没亮,贫困户熊文超步行两个小时,提前赶到,生怕错过这堂花椒种植课。
2017年,四川农业系统再次统筹基层农技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等,组成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全覆盖帮扶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截至今年6月底,共组建和优化技术巡回服务小组3069个,小组每月到村至少1次,重要农时派员驻村开展技术服务,实现农技扶贫不落下一村一户。
就这样,创新组织动员方式,统筹力量精选细派,四川为贫困老乡全面配齐配强一批不脱贫不脱钩的驻村农技员、一支破解疑难杂症的专家服务团、一支查漏补缺的农技巡回小组“三个一”农技帮扶突击队,吹响科技人员走向贫困地区的集结号。
给待遇也严考核
压力激励传导一线
冲锋号响起来,如果农技员沉不下去,产业则无法强起来。
四川采取超常举措,政策向基层倾斜,资金向贫困村汇聚,压力向农技帮扶一线传导,激励信号向想干事能干事者释放,打出组合拳,确保如期啃下数产业脱贫“硬骨头”。
为打通农技扶贫“最后一公里”,2017年,四川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意见,加强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技员组织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目前,45个深贫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空编率由36.5%持续下降。同时,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每年培训3万多人。在45个深贫县开展农技推广特聘计划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特聘急需紧缺专业农技员281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当地培养一支“不走”的农技队伍。
落实各项待遇经费,给驻村农技员吃下“定心丸”。省农业农村厅派驻宣汉渡口乡甜竹村的农技员刘俊豆,曾一度要坐9小时汽车加1小时摩托才能到村,平时复印个资料、买个修枝剪刀,费用咋解决?这是驻村农技员的普遍烦恼。
2016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携手熬制“定心丸”——将农技员按政策规定增加的支出需求纳入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保障范围,落实待遇,为驻村农技员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驻村帮扶期间发放伙食补助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每村每年不低于3000元标准安排技术培训经费,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指挥棒”也高高举起:省农业农村厅还把技术扶贫纳入对市县农业局年度考核。同时,出台办法,考核人员、时间、任务、考评、奖惩“五落实”情况,建立驻村帮扶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专项督查。实行“换人不撤人”制度,考核不及格或有任何其他部门反映问题的,省上复核后全省通报,并按要求调整召回。仅2018年初,就调整和轮换1862人。对年度内被省级督查和督查通报2次以上的处室单位,市县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对农技员、相关责任人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一票否决,对农技员责成派员单位调整召回,两年内不得聘任上一级岗位、三年内不得申报农技系列高级职称资格评审。
给待遇,也给荣誉和空间。从2017年起,四川每年都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对年度300名优秀驻村农技员通报表扬。不少农技员在完成扶贫任务后获得提拔重用。超常规动员、超常规激励、超常规问责,农技扶贫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全面形成。
坚持精准生命线
绣农技扶贫新画卷
农业技术扶贫,精准是生命线。四川狠下“绣花”功夫,精准聚焦贫困地区所需,精准补齐贫困户产业发展农技短板。
产业技术培训全覆盖。四川编印《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教材》,采取省级示范、市州统一、县级集中培训方式,创新集中培训班、院坝交流会、示范现场、巡回观摩、农民夜校、田间学校等多种方式,用活国家农技推广云平台、农技宝、QQ群等远程技术,在四大片、深度贫困地区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培训班13期,“厅官”为“村官”授课、教授为基层农技员充电、农技员手把手教老乡1-2项实用技术。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6379人次、农牧民158.5万人次,驻村农技员已成为农技扶贫的重要师资力量,将村两委和新型农民培育成一支永不离开的农技队伍。
四川全省上下争相创新,不断探索新模式,推广新技术,为脱贫产业扶贫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宣汉县探索“牛寄养”“牛托管”“田托管”模式,采取“专合社+基地+科技人员+农户(贫困户)”“政府+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科技人员+蜀宣花牛繁育场+养殖业主+农户(贫困户)”等方式,带领老乡抱团搞产业。全省建立起“农业部门推介品种、扶贫项目配套转化、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机制,以县或乡镇为单位统一购买种子(苗)、统一供种到村到户,驻村农技员和产业技术帮扶力量统一生产技术指导。2017年,全省推介发布农业主推技术52项,2018年全省推介发布80项。今年上半年,全省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07个。
邹才巨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去年6月,已过退休年纪的他,主动请缨,奔赴凉山普格县担任农技指导专家。才一年多的时间,他已为普格和会东两县涉农项目及干部、人才培训授课18期,受培人员2000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葡萄、蔬菜、中药材、生姜等项目的种植能手。目前,普格县已推广产业3000余亩,有望在2019年实现农业产值3000万元以上,贫困农户获利润1500万元。蓬溪县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技术优势,组建7个专家大院,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特色菌菜、蓬溪仙桃、优质柑橘等产业,2018年实现23个贫困村摘帽、3540名贫困人口脱贫。
用农技帮扶为老乡脱贫奔富路按下快进键,“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正在全省全面铺开。
新闻推荐
(田光文李佳全媒体记者罗明金)8月15日,国网射洪县供电公司安监部联合水电派出所、电力警务室及洋溪供电所及时对一起电力设...
射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射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