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夏船冬桥”和索桥三生三世成大道
南山大桥
在前两期的《绵州桥梁史话》中,介绍了涪江上的两座大桥,东方红大桥和富乐大桥,两座大桥串联起了涪城区和游仙区,促进了绵阳的经济发展。绵阳作为一座山水之城,穿城市而过的除了涪江还有安昌江。近年来,伴随着绵阳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安昌江上也修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桥梁。本期《绵州梁桥史话》给大家介绍安昌江上南山大桥的三生三世。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
苏东华/图
“夏船冬桥”成历史
说到南山大桥,就不得不提它的前生南河钢缆索桥,老绵阳人更习惯性地称为索桥,其实索桥还有个“夏船冬桥”的前生。索桥修建以前,安昌河畔的南山中学因有河流相隔,两条堰沟环绕,南山上的南山中学学子上学有诸多不便,两岸群众来往也十分麻烦。那时,连接南山片区和城市中心、南河坝一带的交通主要是“夏船冬桥”。
80多岁的王昌大是南山中学的退休教师,对于南山山脚下的这座桥有着深刻的记忆。1978年,王昌大分配到南山中学教书,当时校长就告诉他,安昌河上要修桥了。“长期以来,安昌河上以‘夏船冬桥’的办法解决过渡。夏天河里水多,用渡船,到枯水期就搭木桥。不管是桥还是船都不方便、不安全。”王昌大还记得,有一次南山中学的学生正在过桥,突然遇到河里涨水,很多学生都掉进河里了,但好在学生没有伤亡。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很期待在安昌河上修建一座桥。
王昌大的“期待”不久就成了真。随着绵阳城市建设的发展,南山厂矿逐渐增多,人流骤然拥挤起来。1981年底,市政府批准成立南山吊桥指挥部,规划修建南山吊桥即索桥。1982年2月,由地区交通局设计、省建六公司第一工程处承担土建,省建安装公司二处承担上部钢结构安装,塘汛基建队开挖基础。1983年2月17日索桥破土动工,1984年7月建成。南山索桥的修建让安昌河上的“夏船冬桥”成为了历史。
索桥是绵阳人的独特记忆
1984年,安昌河上架起了一座索桥。桥体设计独特、漂亮,加上桥的实用性,方便了出行,受到了市民的热烈称赞。
据《绵阳城乡建设志》记录,南河钢缆索桥为柔式人行钢缆索吊桥,地处南山脚下安昌河与涪江汇合口地段,是市区通往南山中学、南山工业区、石塘、小枧等地的捷径。架设主索及安装桥面全套钢缆装件达1.3万多件,决算造价为50万元。桥身总长251米,桥面宽3.5米,桥塔高25米。为了汛期安全,桥面距最高洪水水面高12米。桥型结构为钢梁、钢板桥面、钢管桥栏杆,桥身自重120吨,在桥上可以同时行800余人,保持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索桥通行后,解决了过河难的问题,方便了南山工业区、学校及附近乡村的群众进出涪城、游仙等地。
“索桥修建好以后,既方便又安全。”王昌大说,桥修好了,来往于桥上的行人非常多,因为是吊桥结构,桥容易晃动,他还记得当时规定,过桥的时候人不能随意乱晃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除了可以供人行走,桥上还允许骑自行车,当然轿车、公交车是不能通行的。1997年索桥被拆,修建了更加方便的南山大桥,但是我很遗憾没有拍一张索桥的老照片。”
从1984年到1997年,十多年的时间里,索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因为造型独特,成为绵阳的一处景观,很多人都爱去桥上走走,看看安昌河的水以及周围的景色。
南山大桥发挥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绵阳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原来的索桥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于是在1997年建设一环路时,相关部门拆去了索桥,新建了南山大桥。为保证桥梁的质量,当时由重庆市设计院设计,川桥一处施工,在索桥原址上修建南山大桥。经过一年时间的修建,新大桥于1998年建成通车。因为位于南山山脚下,因此命名为南山大桥。
作为一座公路桥,南山大桥自修建完成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天人流、车流量十分巨大,极大地缓解了从南山方向进城的交通压力。为了让南山大桥更加安全,2009年相关部门对大桥实施了检测和维修加固,并对大桥进行了粘贴钢板、更换失效的支座等工作。
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夏船冬桥”早已成了历史,索桥也成为了过去,但绵阳现在的公交车站依旧保留着“索桥”站,对于很多绵阳人来说,“夏船冬桥”的记忆已渐渐模糊,而“索桥”两个字仍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从索桥到南山大桥的演变,是绵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两岸联系的加强,原来的人行索桥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因此才重新修建了南山大桥。”在绵阳城建专家汤毓良看来,南山大桥的修建意义重大,这座大桥不仅串联起了绵阳城区和南山片区、经开区,更是有效地带动了绵阳和周边的三台,乃至射洪、遂宁等地的联系。
新闻推荐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人工清坡排危(全媒体记者许竣钦)8月7日早上7时许,我县国道247线木孔垭段突发山体落石,致一辆射洪往绵阳方向...
射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射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