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装收音机到智能电视机
李成静和他收藏的部分收音机
老式电视机
当年曾经流行的落地式收音机
早晨6点,李成静准时醒来,他打开床头的收音机,“国防时空”栏目刚刚开播——这是2018年12月21日,李成静开始了自己新一天的生活。这样的作息方式,他已经坚持了十多个年头。
从收音机到各种智能电视机,喜欢收藏的李成静都有所涉猎。在他看来,这些独特的收藏品,不仅是百姓文化生活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视听科技发展的见证。
■记者张登军文/图
1神奇的“话匣子”
在李成静的收藏室,有不同年代、各种品牌的收音机超过100台。作为一名收藏家,他对收音机的痴迷,源于儿时几段特殊的经历。
李成静老家在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农村,上世纪7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有“家庭简易广播”。有年夏天,一阵惊雷烧坏了家里的广播,李成静的幺爷拆了一对耳机,自己安装了一个广播,“但音效实在是有点差”。
那时,收音机还是个奢侈品。李成静的一位亲戚牵头联合家人发起“打会”(集资筹款),1975年,老家院子里终于有了一台收音机,“应该是向阳牌的,那个小匣子让乡亲们觉得很神奇。”李成静说。
参加工作后,单位不少年轻人买来“配件和盒子”自己装收音机,还有“落地式收音机”。李成静所在的单位,有位同事来自广电系统,第一个装出了“落地式收音机”。这个新款的收音机用木工板做成外壳,不但有家具的功能,放入机芯后“竟然有音响的效果,听起来很舒服”。
2电视机和收录机
由赵文卓领衔的2018版电视剧《霍元甲》引起了不少70年代人群的集体追捧,这自然和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霍元甲》有关。
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还是一个稀罕物,特别是在农村更是少见。安州区界牌镇农民沈天义回忆,1982年时,老家一位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买回一台电视机,让周围人“很眼热”。每天晚饭后,大人、小孩都扛起小板凳往那家人的院子里跑。
老家在游仙区农村的江女士回忆,当年村里有一户人买了台电视机,她和伙伴们每次为了看电视都要走上两公里的路,直到电视屏幕上现出“再见”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因为电视机的稀缺,让《霍元甲》《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给不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收录机的出现也引发了一股“视听热潮”。在李成静上班的地质部门,几位年轻人省吃俭用买回收录机,从单卡到双卡,开舞会、春游,总是把收录机扛在肩膀上,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特别的风景。正是因为收录机的走俏,当时的磁带也价值不菲,一位朋友曾经用三盒磁带从李成静那里换走一本邮册,让他至今“后悔不已”。
3录像厅与卡拉OK
广告设计师邹坪(化名)有一段到录像厅看“电影”的记忆。邹坪当时在绵阳郊县一个农村高中读书,晚自习下课后,他要么躲在被窝里听收音机,要么就约上几位同学一起到校外的录像厅看“电影”。上世纪90年代,正是港台影视走红的时期。高中三年,他和一帮同学们在录像厅看了不少影视剧,也为此知道了周润发、施瓦辛格等明星,“看一场录像就是一份饭钱,但那段记忆很珍贵。”他说。
在录像厅盛行的时候,“卡拉OK”也悄然兴起。一位“卡拉OK”经营者回忆,当时唱歌是磁带手摇选曲,“每首歌一元钱,基本上都消费得起”。多年后,录像机、“卡拉OK”走进了家庭,录像厅很难再见到,而“卡拉OK”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变身“KTV”。
4步入智能新生活
吃过午饭,李成静用蓝牙耳机与包里一个小巧的收音机连通,一边听,一边通过手机搜索相关信息。作为一名收藏家,李成静还是绵阳“51C+创客中心”负责人之一,他每天都会通过收音机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相关政策。随着科技的进步,收音机也在不断升级,“原来收听节目需要不断寻找波段,现在则是用数字代替了。”李成静对收音机的偏爱并非个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视听的变迁,已经融入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视听设备的每一次变化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体现。
在安州区农民沈天义家里,保存着几台电视机,这些都是他家多年来使用过的。现在,他家里的电视机是款智能新品,使用语音就可以“随意换台”。而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曾经的电视频道屈指可数,现在的频道越来越多,“库存的电视节目更是多得看不过来”。而智能手机的兴起,海量的视频节目更让人“眼花缭乱”。
在李成静看来,视听生活的变迁,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也带来了智能时代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张韬督导非洲猪瘟防控卡点工作时强调 严防死守 强化执法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媒体记者刘洋)12月2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韬到金华镇非洲猪瘟防控关键卡点进行督导,强调要严防死守,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查处...
射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射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