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金华镇30余村民反映了8次 缺水大半年 何时能解决

遂宁日报 2018-04-03 11:40 大字

从2017年8月16日到2018年3月23日,射洪县金华镇高桥村6组村民8次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该组的吃水难问题,12345政府服务热线也8次向射洪交办此事,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3月29日,市热线办、市效能办联合本报《热线问政》栏目组来到射洪县金华镇高桥村6组,对此事进行现场督办。

山泉水干涸堰塘老井枯竭

村民洗脚水烧开循环使用

据介绍,射洪县金华镇高桥村6组共有村民30余户,长期在家的村民30余名,过年的时候有100多名。一直以来,该组的水源都是源自山泉水,但是最近两年,山泉水越来越少,到今年1月,山泉水完全干涸,村里的5个堰塘全部枯竭,3口老井也有2口完全枯竭,剩下那一口老井每天也只有一点点水源。从那时起,该组的村民就陷入了吃水难的境地。

“因为没水,家里的衣服都已经堆了好高了。”6组的村民老刘介绍,除了不能洗衣服,洗澡也成为最“奢侈”的事。这话得到了一旁的村民小黄的赞同,因为水源太紧张,他已经快一个月没洗澡了,正准备去镇上找个公共澡堂。

除了生活受到影响,村民的生产更是如此。接受采访时,村民冯泽会止不住的叹气。她家种了几亩地的玉米和红薯,去年因为缺水,收获的红薯越来越小,玉米的收成更是从每年2000余斤减少到400余斤。“为了节约水源,我家的洗脚水都是洗了之后放好,第二天烧开之后继续洗。”

为了确保生活用水

村民翻山越岭运水

在这段吃水难的日子,村民们一边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求助,一边想办法进行自救。

首先是打井取水,以村民杨前贵为例,村里没有水源后,他通过勘察,在自家院子里打出了一口井,每天水源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总算可以维持起码的生活用水。但是由于其他村民没有找到有水的地方打井,所以只能“厚着脸皮”来杨家打水。“村民们都不容易,都要烧水煮饭,希望能够一起坚持到不缺水那一天。”对于来打水的村民,杨前贵几乎都是来者不拒。

第二种方法就是接雨水。该社的村民介绍,每当下雨的时候,村民们都会拿着家里的容器接水。但是由于近段时间雨水不多,所以这办法也不是很有效。

对于该社的村民来说,最常用的办法是第三种,也是最辛苦的一种,那就是去临近的组取水。之所以辛苦,是因为6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致。原来,6组的所有居民都居住在一座大山上,要出来取水的话必须翻山越岭,但是为了保证起码的生活用水,大部分的村民还是每天沿着陡峭的山路出来运水。

一问

相关部门在8次交办中做了什么工作?

记者从市热线办了解到,从2017年8月16日到2018年3月23日,村民8次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了这个问题,12345政府服务热线也8次向射洪交办此事。对此,金华镇政府也进行了回复:“村两委已上报镇水利部门,希望通过香山供水站来解决此问题。”但是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

那在这大半年中,相关部门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村民吃水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具体推进?射洪金华镇党委副书记冉小平介绍,为了保障村民春节期间用水问题,过年期间,镇上曾经组织为村民送过水。在8次交办中,镇上也组织了水务、农业等多个部门多次现场调查,也开了多次会议和当地村民协调,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和村民达成一致。目前,镇上已经替该村争取到一个项目,村上也自筹了部分的资金。

二问

村民吃水问题何时解决?

采访中,冉小平承诺从生活、生产两个方面解决高桥村6组村民的用水问题。

首先是生活用水,在4月2日之前,由镇上和县水务局组织村民确定方案,在4月6日之前编制出方案。在方案出来后一个月之内完成施工,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在确定方案以及施工的这段时间,镇上将启动应急措施,从另外组的供水站为6组的村民抽饮用水。至于生产用水方面,镇上将对6组的整体情况进行摸排,并编制出方案向上级部门打报告争取项目。

市热线办、市效能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的久拖不决已经影响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射洪县效能办必须对此事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并形成书面材料向市热线办、市效能办汇报。(全媒体记者余勇君)

新闻推荐

陈子昂诗社召开成立30周年座谈会 为文化强县注入更强活力

(全媒体记者许竣钦)3月27日,射洪县陈子昂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召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茂出席会议。据了解,三十年来,陈子昂诗社为射洪县创建诗画艺术之乡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该社主办...

射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射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