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榜眼探花 清朝胡氏都成双

华西都市报 2021-04-21 04:08 大字

胡渭画像。(资料图片)

胡长龄塑像。(资料图片)

与唐宋时相比,胡姓继续像明朝那样,在清朝保持着不温不火的发展态势,名人与家族不是很多。一份数据表明,清朝的胡姓文进士一共有362人,比明朝的386人还少了24人,但在清朝出了两个状元(胡任舆、胡长龄),两个榜眼(胡会恩、胡高望),两个探花(胡达源、胡家玉)。

状元胡任舆:屡遭挫折终获第一

清朝的两个胡姓状元胡任舆、胡长龄,都是江南一带的人,都生活在清朝前期。

胡任舆,字孟行,号芝山,江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人。

胡任舆的曾祖胡德景很早就去世了。祖父胡阳生,字复之,因为父亲早逝,家里贫穷,后来经过努力打拼,家境逐渐好转。胡阳生为人仁善,爱做善事。时逢明末,乡里遇到灾荒,他散财赈济,又修建土木工程,招揽穷苦百姓做工,以此救济他们。

胡任舆的父亲胡禹翼,字螭赞,一字载川,家境殷实,读过很多书,学识渊博。唯一遗憾的是,胡禹翼似乎有口吃的毛病,肚子里装了那么多知识,嘴巴上就是说不出来。

顺治二年(1645年),胡禹翼考中举人,出任太平府教授,后迁任唐山县知县。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对胡禹翼极其重视。康熙帝举行千叟宴时,胡禹翼也参加了。他于82岁时去世。

在家学渊源的熏陶下,胡任舆也是满腹诗书,学问满满。

康熙二十年(1681年),胡任舆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一,成为解元。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对他的文才非常赞赏:“气体高华,此人必魁天下。”

朱彝尊的话,好像说早了一些。接下来的时间里,胡任舆参加了3次会试,结果都落榜了。不过,胡任舆仍好学上进,毫不气馁,屡败屡战。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他终于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会试中,他考了第二名,殿试考了第一名,成为状元。如果他在会试考第一名的话,他就成为科举考试史上最厉害的“三元”了。

胡任舆考中状元后,被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此后,他又出任日讲起居注官,给皇帝讲课,这可不是一般的活儿,知识渊博是最基本的门槛条件,关键还得口才好。如果像父亲胡禹翼那样,胡任舆活得出来吗?

事实上,胡任舆的口才很好,正好与父亲相反。他恪尽职守,每次给康熙帝讲课,声音洪亮,有如金石,侃侃而谈,让康熙帝很是满意。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会试,胡任舆以其高声望担任同考官(协同主考官或总裁阅卷的考官,相当于初试考官)。

在日讲起居注官任上多年,胡任舆干得很出色,升迁为翰林院侍讲。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顺天府乡试爆发营私受贿案,主考官李蟠、副主考官姜宸英营私受贿,胡任舆被牵连,说他“虽无子入考,却也从中渔利”。胡任舆被解职。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胡任舆去世。

胡任舆的曾孙胡本渊,字静夫,号愚溪,文章写得有名气,擅长书画。但胡本渊在科举考试中却走得很艰难,考上秀才40年后,才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考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考中进士。

最幸运状元胡长龄:偏不给和珅好脸色看

胡长龄,字西庚,号印渚,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人。如今,南通市天宁寺北边还有胡长龄状元府。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在殿试中考中第一名,成为状元,出任翰林院修撰。不过,关于胡长龄考中状元,有传说他是最幸运的状元,因为他的名字取得好。

野史《清稗类钞》中记载,胡长龄在殿试中,按成绩是排在第10名的。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结果也得由皇帝钦定。乾隆帝当时已经79岁了,看到胡长龄的名字,非常高兴地说:“胡人乃长龄呀!”

乾隆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胡人”,胡长龄这个名字的意思正合他这个“胡人”乞求长命百岁的心思。乾隆帝一高兴,就把胡长龄定为第一名。据说,当时还有好事的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叫《胡长龄以名得大魁》。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胡长龄升任侍讲学士,武会试副考官。4年后,胡长龄出任国子监祭酒(中央太学最高学府校长)、山东乡试主考官。后来,胡长龄累官至礼部尚书。嘉庆十九年(1814年),因劳累过度,胡长龄在回乡途中去世。

胡长龄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反对趋炎附势。有很多关于胡长龄的传说,比如他曾与权倾一时的和珅的斗争。

据说,按照科举朝考礼仪,进士都算是当朝宰相的门生,要去拜谒。胡长龄考中状元后,很讨厌和珅弄权枉法、贪得无厌的行径,没去拜谒和珅。和珅很不满,但胡长龄是新科状元,又不好找他的茬,就按规定让胡长龄去翰林院上班。

在翰林院上班,听起来好听,但那是没油水的部门,工资低,胡长龄穷得叮当响,他的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想暗中为他出一把力。

那年和珅做寿,朋友用乌贼墨汁仿照胡长龄的笔迹,写了一副寿联送给和珅,并给和珅解释说,胡长龄又穷又病,连一件好衣裳都没有,所以不能亲自来贺寿了。和珅觉得胡长龄这下终于变聪明了,不再跟他较劲,让胡长龄去山东做学政。

胡长龄哪里知道背后有这么多曲折呢?但既然得到了好处,就得感谢和珅。那位朋友又用乌贼墨汁写了一个谢帖,趁和珅不在家时送到和珅府上。

后来,和珅倒台,抄家时发现朝廷大臣大都与和珅有交往,惟独没有胡长龄的只字片纸。原来,用乌贼墨汁写的字,过一段时间,字迹会自行消失。

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呢?抱歉,不知道。

据传,因为胡长龄与和珅没有牵涉,嘉庆帝对他很赏识,他的官逐渐做大起来,最终做到了礼部尚书。

胡长龄一辈子唯一的爱好是读书,过目成诵。那时没有电,照明靠蜡烛,每天晚上,他读书要耗掉“燃烛数寸”。

胡长龄比较偏好读经史方面的书籍,他擅长诗赋,史学造诣尤其深厚。他位列“江东三俊”(胡长龄、马有章、李懿曾)之一,与山阳汪氏合称“汪经胡史”,著有《胡三余堂存稿》等。

没“文凭”的胡渭:成为经学家地理学家

在古时,没有考取过功名却能成为大家的人,虽然有,但不多。主要生活在康熙时期的胡渭,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胡渭,字朏明,号东樵,今浙江德清县人,清朝著名的经学家、地理学家。

胡渭的先祖在元末明初时,从今浙江余姚市迁到德清县,耕读传家。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胡渭的曾祖父胡友信考中进士,胡家逐渐成为德清县的一大望族。当时德清县有徐、胡、谈、蔡四大家族,胡家就是其中之一。

胡友信是明朝著名的散文家,与归有光齐名,世称“归胡”。

胡渭出生在崇祯六年(1633年)时的德清县城文昌坊(今德清县城乾元广场路一带)。12岁那年,胡渭的父亲去世。当时正值明朝灭亡,清廷入主,兵荒马乱中,母亲沈氏带着他到深山避祸。虽然生活颠沛流离,但胡渭仍勤读不辍。

15岁时,胡渭考中秀才。后来,他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于是自费进入太学读书。尽管胡渭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受挫,但他并没有把“文凭”放在心上,仍然苦心钻研,寒暑不歇。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的外甥、清朝大臣、学者、藏书家徐乾学,奉诏修撰《大清一统志》时,邀请胡渭等人参与编纂。

借这个机会,胡渭得以博览大量书籍。后来,他回到德清家中潜心做学问,撰写了《禹贡锥指》《易图明辨》《洪范正论》《大学翼真》。这些著作,对后世的经学、地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只有1193字,历来被奉为中国“地理志之祖”。《禹贡》内容极其深奥,历朝历代文人学者都有研究,相关著作也很多,但不乏“附会变乱”之说。

胡渭收集了历代大量地理资料,进行细致的考订研究后,写成了20卷30多万字的《禹贡锥指》专著,开启了后来研究地理沿革的专门学问。

《钦定四库全书》收录了该书,并评价说:“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对《禹贡锥指》非常推崇:“《尚书》里头的单篇,最复杂的是《禹贡》,《禹贡锥指》是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

胡渭撰写的《易图明辨》也很有名气,在思想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他考证了宋儒所传太极、先天、后天,即所谓河图、洛书的错误。

河图、洛书是宋元明儒者讲玄学的依据,是支配当时社会思想的理论,相当于四书五经。胡渭追根溯源,证明这是假借古人之名臆造出来的,是旁门左道。他的观点,被世人称为“功不在禹下”。

胡渭一生的著作就这4本书,虽然不算广博,但他就一个问题做窄而深的研究,为后人开启了思路。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胡渭献《平成颂》一文和《禹贡锥指》,康熙帝御书“耆年笃学”赐于胡渭。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82岁的胡渭在家中去世。

清朝初期,胡渭与著名大学者顾炎武、黄宗羲、阎若璩等人齐名,当时的学者把顾炎武、胡渭等6人称为国朝六儒。胡渭等人开创的考据、训古、朴学之风,成为后来的经学大师的先辈。

胡渭虽然没有什么“文凭”,但他的儿孙中出过3个进士。此外,胡渭有一个比他小10岁的堂侄,叫胡会恩,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官至刑部尚书。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新闻推荐

扎根大漠数十载 一生构筑敦煌之梦 从绵阳松垭走出的敦煌学专家段文杰的故事

绵阳博物馆讲解员进行现场培训年轻时的段文杰□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登军文/图4月11日,“永远的敦煌·莫高守望”敦煌壁...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