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园区为引擎 蓬溪农业阔步前行

四川日报 2019-11-01 06:27 大字

园区位于蓬溪县天福镇、红江镇境内,是蓬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蓬溪首批县级现代农业园区,紧邻遂绵高速路红江出口。,以园区为引擎 蓬溪农业阔步前行。

园区涉及27个行政村,幅员面积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万亩。园区已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家庭农场5个。

园区食用菌蔬菜栽培面积1.8万亩。2018年,园区食用菌蔬菜产业实现产值60031万元,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91.7%。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26元。

硕大的杏鲍菇装车、新鲜芥蓝入篮……深秋时节,在遂宁市蓬溪县的田畴沃野,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美景。

加快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这是遂宁市委七届六次全会赋予蓬溪发展的新使命。

在蓬溪的现代农业实践中,园区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遂宁现代农业一体化大环线蓬溪段,蓬溪重点发展天福红江、大石宝梵、任隆高升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10万亩现代农业中心园区和多个脱贫奔康致富产业特色园区,在广袤的绿色田野中,已形成功能清晰、梯次有序、特色鲜明的“1+3+N”全域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格局。

作为蓬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是蓬溪推进现代农业的主战场。瞄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目标,园区对标补短、重点提升,奋力铺展丘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袁鸣 欧欢(图片由蓬溪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夯实基础 既有硬支撑更有软服务

占地230余亩的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内,标准化出菇大棚一字排开,大棚内是摆放整齐的菌袋。这小小的菌袋,承载着雅安人高光军的创业梦。

2013年,经过周密的前期考察,高光军来到蓬溪,扎根天福镇马道村投资建设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启事业的又一轮打拼。

为何选择蓬溪?除了便捷的交通外,高光军尤为看重的,是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硬投入,如果让企业自己干,肯定吃不消。”

打造高标准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首位。近年来,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推进道路、水利设施、基本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促进农业企业聚集。自2012年该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建成路网76.7公里,排灌渠系76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同时,园区企业共享的污水处理厂、集中供能厂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正加快推进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让园区群众从中受益。“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是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环境的变化,让天福镇狮山村村民梁崇文感触颇多。

聚焦农业主业发展的同时,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创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在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园区内,休闲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已拿到“省级农业主题公园”的招牌,园区核心区狮山村获评“水美乡村”。

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投入,更有高规格构建的软支撑。

为推动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科学高效管理运营,蓬溪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的园区培育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了园区培育项目实施小组并牵头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蓬溪还专门设立了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园区的管理运营。

“把园区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和企业一致的目标。”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为园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土地流转、政策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服务企业的主要职责。

在园区管委会的统筹下,“一站式”农业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冷链服务中心、农事服务超市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在园区相继成立,可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及生产、加工、销售、收储全过程服务,覆盖面达到65%。

科技赋能 为农业赋予更多智慧因子

自动化精准控制、循环农业、水肥一体化、阳台蔬菜种植机……室外秋意正浓,室内绿植如春,走进绿然智慧农业有机富硒体验园,一座座现代农业智能温室大棚,展示着前沿的农业科技。

“无土栽培在智能温棚里并不鲜见,而这套蔬菜种植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根部设有控温管。”绿然智慧农业有机富硒体验园负责人熊树军轻轻翻开菜苗底部,指着两根颜色各异的细小管道说,“冬季增温,夏季降温,可促进植株更好吸收营养,长出的蔬菜也更加好吃。”

在3公里外的琪英菌业,技术创新的因子已融入生产的全过程。

2017年底,通过生产技术的升级和智能化设备辅助,从混料、灭菌、接种到培育,琪英菌业实现全过程智能化作业。“工人只需负责采摘和分拣,公司产量大为提升。”琪英菌业副总经理唐正菊介绍,目前,工厂杏鲍菇的日产量已达到100吨以上。

科技为现代农业赋能,蓬溪农业迎来“最强大脑”。蓬溪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双方共同建立了“院县合作”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园区与省农科院土肥所共同签订了食用菌科技合作协议。

在具体操作层面,蓬溪以省农科院、县农业农村局、企业技术人员为主,组建了食用菌专家大院,指导园区及全县应用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构建起面向市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在专家大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香菇层架式栽培、秀珍菇工厂化栽培温湿度控制、大球盖菇菌袋优化配方、蔬菜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已在园区全面推广。

科技的力量同样也在向产业链的后端延伸。在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秸秆综合利用、菌渣还田、沼液灌溉、绿色防控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和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并建立起生产档案、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园区主要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纳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近年来,园区菌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食用菌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共享成果 建立多种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土地交由园区企业经营,我也在企业找到了新工作。”从生猪养殖户到企业管理者,蓬溪县红江镇红江村村民申清兰迎来了角色的大转变。

申清兰算了一笔账,自己在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可领到每月近4000元工资,自家5亩土地全年的租金收益还有4000多元,“既照顾了家里,收入还比以往多了。”

盯着园区风生水起的食用菌产业,天福镇马道村村民肖俊华有了自己的生意经。

“加入鑫月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袋3元的价格买入园区企业的香菇菌袋,不仅免去了自己制袋的繁琐工作,而且产量高。再将鲜香菇以每斤7元的价格卖出,5个月赚了3万多元。”肖俊华讲述着园区企业发展为自家带来的好收成。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蓬溪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蓬溪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蓬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农民不是旁观者,而是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园区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环节,成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投入主体和融资主体。

目前,蓬溪食用菌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已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财政投入股权量化、“公司+专合社+村集体+农户”、“扶贫车间”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园区80%的农户被带动起来。

同时,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培育,园区已有新型职业农民278人,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家庭农场5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3家,部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

2018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826元,较蓬溪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6%,预计2019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89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蓬溪红色情景剧《红飘带》再登央视

(全媒体记者杨雪雯)10月25日晚,由蓬溪县委、县政府出品,蓬溪县委组织部、蓬溪县委宣传部策划,以旷继勋蓬溪起义为原型创作的现...

蓬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