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理想 返乡创业争做“新农人” 记蓬溪县橙丰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唐豪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如今,一些大学生带着对家乡泥土的记忆,从农村考学出去,又回到农村,做起“新农人”。蓬溪县宝梵镇橙丰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唐豪,就是这样一个怀揣“乡村振兴”理想,回到农村、扎根农村、爱上农村,立志做个扎根农村的“新农人”。
几经闯荡
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10月17日,在蓬溪县宝梵镇橙丰种植家庭农场柑橘种植基地内,唐豪正在产业园内查看柑橘树生长情况。园区内,近800亩柑橘树和刺梨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意盎然,勾勒出一片美丽的田园美景。“明年,柑橘树就要正式挂果了,中药材刺梨也即将迎来丰收。”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果树唐豪充满希望地说道。
唐豪,1989年出生,共产党员,蓬溪县宝梵镇云盘咀村人,蓬溪县宝梵镇橙丰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蓬溪县俊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起自己的经历和农场,唐豪打开话匣子,“2013年7月大学毕业后,和其他同学一样,各奔一方参加工作,并在大城市站稳脚根,后来却产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干嘛非得去挤‘独木桥’,为何不试试返乡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唐豪说。
2017年,唐豪决定离城返乡发展农业。对此,全家人一致反对。“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娃,我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这个想法不能变。”唐豪的执念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当年,在脱贫攻坚返乡浪潮中,唐豪带着在外打拼的全部积蓄回到了家乡,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旅程。
锐意进取立志扎根农村基层
隔行如隔山,从一直从事的通信工程行业转行到农业产业,唐豪吃了不少苦头。2017年底,在家人、老乡和政府等多方的支持下,唐豪先期流转土地400余亩,并把柑橘、刺梨等水果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独自打拼的日子,400余亩果树的照料,从树苗的灌溉、除虫、除草,到公司的执照注册、算账报税,唐豪都亲力亲为。
抱着没有回头路、必须坚持下去的信念,唐豪以种植园为家,仔细照料。没有技术就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学习别人的农业种植技术;得知政府有相关培训,便积极参与;多次去成都周边种植基地交流学习。一年下来,原本白净的他,又黑又瘦。
放弃在外稳定丰厚的收入,回老家扛锄头当农民,唐豪的行为招来了旁人异样的眼光。
对此,他却有着自己的坚持:我有一个梦想,一直心系着故乡这片热土,趁年轻有为打造拥有自己的生态农场,自己当农场主,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能给附近的乡亲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唐豪的创业园由最初的400余亩发展到了近800亩,产业园内,近8公里的产业道路正在建设中。昔日荒芜的山地变成了成片的果园。
心怀乡邻真情助农脱贫增收
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云盘咀村的基础设施面貌,同时也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去了新希望。
村民刘邦全就是尝到村里发展产业带来甜头的一员。“村里发展产业后,家里一下子就有了两份收入:一份是土地流转收益,一份是我在产业园的务工管理费。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62岁的刘邦全一边在园区内忙活着,一边开心地算着收入账。
跟刘邦全一样领着多份收入的还有贫困户唐长诚。“几年前,我除了在家务农,基本没有额外收入,日子尽管清闲,却过得拮据。”唐长诚说,如今他在产业园打工每天能拿到50元务工收入,农忙时,一个月能挣到1200元左右。“希望我们村的产业越做越好,我们也能多挣些钱。”唐长诚笑着说道。
村民的笑容,包含着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支持与拥护,更包含着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下步,我将依托产业园区,走种养结合道路,实现集生产、销售、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家庭农场。”提及下步规划,唐豪信心满满地说。(全媒体记者王令)
新闻推荐
怀抱理想返乡创业争做“新农人” 记蓬溪县橙丰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唐豪
唐豪在种植基地查看柑橘树生长情况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一些大学生带着对家乡泥土的记忆,从农村考...
蓬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