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助民 做群众的贴心人 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陈国淑

遂宁日报 2019-03-29 06:48 大字

陈国淑走访群众采集信息陈国淑,蓬溪县公安局芝溪派出所教导员,从警以来始终坚持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尽管她工作琐碎,却心系群众,搭起了警民关系的新桥梁,当地人都称她是“花木兰”。为此,她多次受到全国公安系统、省政法系统及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

结缘留守老人

陈国淑管辖着28个行政村、2个社区的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工作繁杂而琐碎,“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就是社区民警最常态化工作,每天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她利用采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的机会,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安全知识,深入了解居民诉求,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尹全同老人就是陈国淑在采集房屋照片信息时认识的。

时间回到2016年8月的一天正午,太阳炙烤着地面,陈国淑带着一名辅警在水口村挨家挨户的采集房屋图片信息,走了一上午,一口水没喝,两人累得在村边的一棵树下休息。这时,从远处缓缓走来了两个老人,一男一女,七十多岁的样子,佝偻着身子,后面背着满满的玉米棒,老人步履蹒跚,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陈国淑忙上前扶着老人的背篓,经过交谈得知,老人姓尹,夫妻俩育有两个子女,都已成家,但都在外地打工,每逢过年才回来一次,只留下小孙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家里的生活还得靠两个老人自力更生。听到老人的一席话,陈国淑心里忍不住的心酸,从小受过苦难的她更能体会农村老人生活的辛酸。从此以后,每当工作空闲的时候,她就到老人家里串门,帮他们干干农活,陪老人聊聊天,俨然就是老人的女儿一般,两位老人亦是如此,逢人便说,他们有一个“警察闺女”。

四处奔波多方取证

为“黑户”女上户口

2017年7月,陈国淑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群众”——蓬溪县下东乡长虹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小宁。刘小宁找到陈国淑说,他在开展走访扶贫工作时,发现长虹村一个叫黎匡林的村民,其老婆孩子都没有户籍,享受不到国家扶贫政策。通过了解得知,黎匡林在2003年的时候“捡”了个“老婆”,两人还生了个孩子,孩子现在已经14岁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陈国淑来到黎匡林家中,通过接触,发现黎匡林的老婆是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根本无法与人进行交流。黎匡林告诉陈国淑,自己当年在“捡”到老婆时,她的神智有时是清醒的,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叫王玉,是凉山西昌人,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为弄清事情真相,陈国淑在公安网上查找“王玉”的身份,但是名字叫“王玉”的实在太多,她一条条认真查看比对,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最后终于在四川省德昌县六所镇新河村找到了一个叫王玉的女人。但是,这个户籍早已被登记为注销户口。随着这条信息,陈国淑找到了这个王玉的家人,通过王玉的父亲核实,王玉在年轻的时候患上了精神病,在2003年时离家走失,至今未找到她。随即,陈国淑将黎匡林家“王玉”的照片拿给西昌的王玉父亲辨认,父亲肯定地说这就是他十多年前走失的女儿王玉,看着失散多年的女儿终于找回,老父亲对陈国淑连连道谢。看着王玉父亲喜极而泣的样子,陈国淑心中的大石总算放下了一半。

搞清楚了王玉的身份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王玉的户籍问题。为此,陈国淑在蓬溪、德昌两地多方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德昌县公安局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恢复了王玉的户籍。这边事情一结束,陈国淑又马不停蹄的一头扎进长虹村、医院里,为王玉、黎匡林二人的女儿黎佳苹调查收集材料,经过十几天的奔波取证终于为其女儿也办上了户口。现在黎匡林一家已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享受到了国家补助,一家人生活已得到了基本保障。

新闻推荐

蓬溪法院赴船山法院开展文体联谊活动 加强文化建设 丰富干警文化生活

为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促进兄弟法院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近日,蓬溪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荣洪...

蓬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