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忆中远方的雪

绵阳日报 2018-02-04 08:05 大字

□石剑(绵阳)

儿时的记忆里,下雪,离我们很远很远……因为我生长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带。

幼时,家里虽然贫困,冬天常常脚生冻疮,痛痒难忍,但我梦中还是希望下大雪,下很大很大的雪。让漫山遍野铺得厚厚的,好与小伙伴打雪仗、堆雪罗汉、过家家、打冰块……那才叫痛快、过瘾、忘乎所以、无忧无虑。可惜,那样的机会不多,儿时最多一两次吧。

青少年时,遇雪的日子依然不多。初中三年在蓬溪县罗家寺群利公社初中度过。遇雨的时间很多,常常走泥泞路,爬野山梁。只偶遇一次下雪。读中等师范校那两年,多数时间是在蓬溪高峰山下的定香寺熬过的。有次下了大雪,寺外柑橘园和崇山峻岭都成了白毯银装,远望高峰,素装银饰,美难尽收。学友们围在一起吃学生餐,自种自收的青菜和价廉物美的土鲫鱼及回锅肉、萝卜汤,特别香,特别有情趣。那时校纪严,校风“左”。同学即使想恋爱也只能暗恋或单相思,或者胡思乱想。绝不敢公然表示。雪景中本可邀朋聚友,倾心交谈,但我们想都不敢想。只有面对高峰古柏窃窃私语,望雪兴叹。那时的我真单纯,真老实,甚至有些愚。不过,我还是喜欢故乡的雪,儿时的雪。

参加工作后在蓬溪中和初中教书5年,由于地方偏远,那时我们对雨雪天自然有些讨厌,更谈不上喜欢和情趣。下雪天,也只能吃一碗红苕干饭就几块炒肉。最多加一碗菜汤。那年冬天,学校拉关系设法从食品站买了些猪骨头熬骨油,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没想到还闹了一场小小风波。可见当时教师生活之困苦,不过教师们的理想信念和品行还是很高尚的,吹风下雨,打霜下雪,洪水泥泞,最担心的还是学生是否安全和邮路是否畅通。最好的期望是每天能读到新报纸,特别是《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也希望每周能收到并寄出情书。

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后,城中的雪阻不了路,压不垮楼,封不住山,对于冰雪,我又慢慢喜欢起来。特别是到了绵阳工作,经常到北川、平武、剑阁、广元等地调研考察,常遇到雪,慢慢地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了。有一年秋天我们去九寨沟,真正遇见到如席的大雪,归程又遇雪化泥流,历尽艰险,想起来还后怕。第二次去九寨沟后再到黄龙寺,翻越雪宝顶山口见到的终年积雪和大山之雪,那才叫壮观、奇特、美丽、超然。令人叹为观止,惊心动魄。大山的冰雪令人难忘。

在绵阳各地,我都遇见过雪,七曲山、剑门关、报恩寺、虎牙、曲山关、千佛山、富乐山,都留下了我在雪中的足迹和回忆,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盘旋萦绕。

退休之后,为享天伦之乐,带外孙,我们老夫老妻来到湖湘长沙。因为有湖广填四川的渊源,川人与湘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这方的雪却很特殊,很多时候下的是冻雪,成冰晶状,打在伞上和窗上叮咚作响。有时黑云压城,令人恐怖。这次下了三天三夜,山封路冻,街阻巷塞。城乡尽换新貌,仿佛移来北国。我这白头老翁,实在是大开眼界,大感惊诧。原来大自然这么奇妙。湖湘的雪与巴蜀的雪竟然有区别,有异样。我去过东北、西北、中原,乃至西欧,都未遇见过下雪。但2018年初这次湖湘之雪,的确让我见识不少。特别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雷打雪,更叫人惊恐万状。大自然真是难以把握,变幻无穷,威力无比。我们人类真的太渺小,太无知,有的还太冲动,太野蛮。敬畏自然,当从敬畏春夏秋冬风雪雷电开始,与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作朋友。我们绝对不可自高自大、蔑视自然、自欺欺人。老实本分的我们夫妇,同女儿和外孙一块玩雪游乐,确也乐趣无穷,难以言表。我们同样喜爱上了这方的雪,这方的山水和这方的人。但从心坎上讲,我还是更喜欢敬爱巴蜀的雪,绵阳的雪,故乡的雪,远方的雪。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绵阳分会会长)

新闻推荐

张强言督导蓬船灌区工程推进工作 严格质量检测 确保建设零事故

(全媒体记者谢良栩)1月30日,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强言深入蓬溪督导蓬船灌区工程推进工作。县委副书记、省蓬灌局局长文勇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当天,张强言一行先后查看了蓬船灌区工程各施工段...

蓬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