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鹏翮家族的家规家训

遂宁日报 2018-01-07 08:15 大字

◎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要闻及《中国传统的家规》栏目,推介了遂宁市蓬溪县张鹏翮家族的家规家训。

张鹏翮是四川蓬溪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几乎担任过清王朝从建立到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职务。康熙皇帝称之“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皇帝更赞誉其“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与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并称“中国古代八大清官”。

如果一个人的杰出或许还属偶然,那么值得关注的是,张鹏翮儿子张懋诚被誉为“性忠直,有气节”,孙子张勤望时人称誉“所至卓有循声,无愧贤良”,玄孙张问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在这百年中,张氏家规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引导着张氏子孙的奋发前行。

A

张鹏翮其人

张鹏翮(1649-1725年),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清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几乎担任过清王朝从建立到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职务,是清代著名廉吏、治河专家、理学名臣,集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教育家、水利专家、外交家于一身。

清顺治六年,张鹏翮出生,自小便随其父张烺(曾任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行品高洁,世称完人。受张烺影响,自小,廉洁便在张鹏翮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康熙八年(1669年),20岁的张鹏翮中举,次年成进士,从此便开启了他的清官人生。

测量中俄边界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而张鹏翮出使俄国的经历为这个条约签订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二十七年,张鹏翮奉命为副使,随索额图所率使团至俄商定中俄边界。张鹏翮并不会俄语也并不擅长外交工作,康熙之所以任用他,就是看重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原则底线的坚守。从北京经过葱岭前往俄国,一路上颠簸难行,还要穿越当时被称为“绝漠”的大沙漠。张鹏翮一介文官,双腿被马鞍磨破,但丝毫没有退缩。

途中,使团还遇上两个部落战争,使团的先锋被擒,使团的另一些将士便产生退意。身为副使的张鹏翮斥责有退意的将士:“事出危险,正臣子捐躯效命之时,公等皆怯,某独挡之。”“如退,彼则蹑我于后,辱国孰甚!”他在家信中写道:“愿效张骞,以身许国,予之志也。”

随后,张鹏翮又积极想办法斡旋,最终促使部落首领释放被擒先锋,让出通道。这一事迹传到了俄国,使俄国不敢小看中国人的坚守和气节,也促使了第二年的边界谈判顺利进行。

秉公选贤荐才

康熙三十三年,张鹏翮奉命出任江南学政。

彼时,江南科举考试营私舞弊行为特别严重。张鹏翮任学政期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秉公主持科考,严格举士,所选之才不少为贫寒有识之士,但没有一个是因为与他有私交而选上的。当时有些考生手持京城权贵的亲笔推荐信,要求在科考时给予便利,但慑于张鹏翮的正气,他们在学政衙署前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不敢将推荐信投给他。康熙夸赞说:“从前清官只宋文运一人,近日张鹏翮堪与匹。”

张鹏翮任满回京,两袖清风,康熙十分高兴,召见他说:“卿非常清操,朕甚敬重。”江南士子也十分怀念张鹏翮亢直不阿,不以私废公。

治理黄、淮水患

康熙三十九年,黄河泛滥,南北阻绝,运河淤塞。在这紧要关头,康熙任命张鹏翮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淮水患。

面对此严峻现实,他刻苦钻研前人的治河理论,总结本朝靳辅、董安国治河的经验教训,博考舆图、遍寻故迹,仔细勘察,按审形势,找到了黄、淮致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开海口,塞六坝”的治河主张和“借黄以济运,借淮以刷黄”的治河设想,筑堤束水,借水攻沙。治河工程耗费巨大,数以百万计的银两为他调遣使用,但他“不以一钱利己”,全数用于治河工程。在张鹏翮的指挥下,数十万民工历时八年,终使黄淮大治,漕运通达,下河连年大熟,人民安居乐业。今天,江苏省淮安市的二河闸修建了一座文化、园林相结合的廉政教育廉廊,以纪念这位“二河始挖者、天下第一廉”的清官。

他治理黄、淮和之前的官吏不一样,其中很大的区别就是他常亲自深入河道湖口去考察,询问当地百姓,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河道资料。同时,他还积极向前人学习治河经验。比如,他采取“逢弯取直”的治河思路就来自李冰治理都江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经验。诸事亲力亲为,使得张鹏翮成为了河道治理的“行家”,这也是康熙为什么说“张鹏翮得治河之秘要”的原因所在。

治河成功后的张鹏翮将治河经验写成《治河书》十卷,为今天研究黄淮治理、运河疏浚留下了宝贵财富。《中国水利史》用专章介绍,并高度评价。

雍正三年(1725年),张鹏翮去世,终年77岁。他为官五十多载,清廉一生,死后家中无多余财物,其子张懋诚“四顾茫然,无法举丧。”所幸得雍正赐百金千两,才能奉丧回遂宁家乡,安葬在庆元山(现潼南县小渡乡)。

B

张家家规家训

记载于《遂宁张氏族谱》中的《家规辑要》是历代张氏族人在修谱时汇集起来的族规,由张鹏翮之子张懋诚主持修订,张鹏翮亲自撰写序言。张氏家族以《家规辑要》来规范、约束家人及后世子孙,其中包含了“忠孝为本”、“清俭传家”等中国传统优秀的治家理念。《遂宁张氏家乘》中的序也提到“存孝悌之心,行仁义之事,出为忠臣,处为端士,为士者诗书,为农者勤俭,使称为清白吏,子孙不亦美乎”。

数百年来,张氏家族一直遵循家规训导,家风井然,家族繁衍兴旺。

家规家训(一)

仕宦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

——《遂宁张氏族谱》

【译文】

做官的(子孙)不得行贿受贿,败坏声誉德行,使祖宗蒙羞。

家规家训(二)

居官要守得穷秀才本色,庶无贪念,不然人方荣华,而我寂寞;人方肥马轻裘,而我敝衣羸马;人方享妾之奉,而我伤北之叹。道心不定,未有不丧其所守也。

——张鹏翮《信阳子卓录》

【译文】

作为官员,要保持穷秀才的本色,没有贪念。否则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我却一无所有;别人骏马华服,我却粗衣弱马;别人妻妾成群,而我独自叹息。如此一来,心里无法安定,坚守的人格底线也将丧失。

家规家训(三)

忠臣必廉而廉者必忠,奸臣必贪而贪者必奸,故孔明忠于季汉①而成都止有桑八百株;元载为奸于唐,而胡椒至八百石②,由是观之可以识忠臣奸臣之分矣。

——张鹏翮《信阳子卓录》

【注释】

①季汉: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②胡椒至八百石:元载被治罪抄家时,从家中被抄出八百石(合现在64吨)胡椒。胡椒进口自西域南亚,在当时卖得很贵。

【译文】

忠臣一定是廉洁的,廉洁的人也一定忠于国家。奸臣是贪婪的,贪婪的人也必定是奸诈的。因此,蜀汉的忠臣诸葛亮,也只有成都区区八百株桑树;而唐朝的元载,家里的胡椒都有八百石。由此可以看出忠臣和奸臣的区别了。

家规家训(四)

守官只要律己公廉、执事勤恪,昼夜孜孜、如临渊谷,便自无他患害。

——张鹏翮《信阳子卓录》

【译文】

作为官员要以奉公清廉约束自己,做事要勤奋。无论白天黑夜都要勤勉不怠、心存谨慎,这样才能没有祸害。

家规家训(五)

存孝悌之心,行仁义之事,出为忠臣,处为端人,为士者诗书,为农者勤俭,使称为清白吏,子孙不亦美乎?

——《遂宁张氏家乘》序言

【译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做事要宽厚正直。为官要忠心为国,为人就要正直不阿。作为士人要饱读诗书,作为农民要勤俭持家。如果能以清白著称,这对于子孙来说不也是好事吗?

家规家训(六)

家长须重视身教,不得妄言妄行;宗子①主祭②,为族人仪表,须仁恕宅心、礼让接物,使上悦下服。

——《家规辑要》

【注释】

①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②主祭:主持祭礼的人。

【译文】

家长要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家族里的核心人士,更要作为族人的表率,宽厚仁慈,以礼待人,使得家族上下齐心。

家规家训(七)

凡我子孙,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然后家道可兴。

——《家规辑要》

【译文】

凡是我的子孙,必须杜绝一切恶劣行为和习惯,致力于勤奋和节俭,这样家族才能兴旺。

家规家训(八)

义之心不可以不热,富贵之念不可以不淡。

——张鹏翮《信阳子卓录》

【译文】

为天下公义的信念需要热烈,富贵生活的念头应该淡泊。

新闻推荐

大石中学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 开展教育活动 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陈运仕全媒体记者谢良栩)近日,由省综治委、省政法系统关工委联合命名的第一批“四川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出炉,蓬溪县大石中学被确定为首批实践教育基地之一。近年来,大石镇学校针...

蓬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