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场“诸葛会”开出团房村脱贫“良方”

遂宁日报 2017-08-23 08:06 大字

三场“诸葛会”开出团房村脱贫“良方”

8月9日一大早,安居区东禅镇团房村村民卿尚华忙着将地里的玉米秆砍掉。“玉米秆太高了,去年栽下的香桂苗被‘阴\’死了不少。”

砍掉玉米秆后,地里那些大约20厘米高的香桂苗逐渐露出了头。“我不懂技术,还好有专业公司来管理,再也不担心香桂栽不活了。”

卿尚华口中的专业公司是蓬溪县民欣香桂有限责任公司。今年6月,团房村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香桂产业,改变过去因村民单干不懂技术不会管理造成的被动局面。

引进专业公司带动村民发展香桂产业,得益于东禅镇今年4月到6月开的三场“诸葛会”。由镇工作组、村干部、“第一书记”、村民代表以及帮扶企业发起召开的“诸葛会”,以共同协商的方式决定贫困村产业发展方向,让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从过去的“上面安”变成“群众定”。

发展主导产业改变贫困

理想和现实差距有点大

在团房村新修好的村委会办公室外,村支书代锡明指着周围的土地心痛地告诉记者:“这一圈都是去年栽下的香桂苗,现在所剩无几了。”

坡高沟夹,团房村是典型的丘陵村。多年来,因为交通闭塞,基础条件差,村里几乎没有引进任何产业。

“脱贫攻坚开始后,村里有了产业扶贫周转资金。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想好好把钱利用起来发展产业。”为了选好产业,代锡明和村民代表去过多地考察。通过考察,两个产业选项摆在了村民面前——当年栽种当年见效的中药材产业和当年栽种3年后见效的香桂产业。

“我想种中药材,当年就可以挣到钱。”“还是种香桂,管理起来没得那么难。”……村民大会上,两个产业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最终,对比两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难度,东禅镇决定在团房村发展香桂产业。

去年11月,在村民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团房村利用周转资金在206亩土地里种上了香桂。

香桂“种”下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却逐渐显现。缺乏村民资金参与,见效慢且没有统一管理的香桂苗很快淹没在村民种植的高茎作物下。

钱花了,却没看到效益,代锡明认为根本原因是村民没有完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他说:“如果像爱惜自家孩子一样爱惜地里的香桂苗,怎么会发展不起来?关键在于怎么激发大家的动力。”

三议产业发展之路

“诸葛会”上众人开“良方”

看到团房村产业发展不如预期后,东禅镇党委班子开始思考如何缩短产业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今年4月,在镇党委书记漆平召集下,东禅镇分管扶贫的镇干部、驻村工作组、团房村村干部、村民代表、帮扶企业齐聚镇政府办公室召开“诸葛会”,把脉贫困村产业之路。

“产业发展还是要让群众参与,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我们村民还是希望发展见效快的产业。”……“诸葛会”上,大家畅所欲言,镇政府的考量、村民的期盼、企业的市场分析都在会上一一呈现。

这边“诸葛会”完毕,那边团房村的村民大会也相继召开。在转达“诸葛会”商讨成果的同时,村两委将村民大会上收集到的村民意见和建议又传达给下一场“诸葛会”讨论组。就这样,从4月到6月,三场“诸葛会”下来,团房村的产业之路日益清晰。

6月,在“诸葛会”上商讨的4种香桂产业发展模式中,村民们通过投票,选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香桂产业。村民代锡元是投赞成票的其中一员。他说,种了一辈子菜,让我去种别的还真不会。现在有了专业公司,再也不担心种不好了。

根据村民的集体决定,团房村与蓬溪县民欣香桂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由村民提供土地,公司提供技术,合作社参与管理,香桂收获后按照5:4:1的比例分。有了公司带头,一些原本没有发展香桂产业的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今年11月,补种工作将全面开始。

在发展香桂的同时,村民期待的见效快的中药材产业也因为“诸葛会”变成了现实。作为村里的帮扶企业,遂宁旭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流转300亩土地种植丹参。就在记者采访时,该村50亩土地已经完成了平整。

代红光家的2.4亩土地此次全部流转了出去。他激动地说:“丹参每亩产值能够达到3000元,而且当年就能见效,这样下来年底分红肯定少不了。”

三场“诸葛会”结束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动力足了,团房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了。

(全媒体记者 颜朝辉)

新闻推荐

林通门业投入160万余装环保配套设施

林通门业正在进行喷漆车间VOCs收集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蓬溪县强力推进工业企业环境督察突出问题整改林通门业投入160万余装环保配套设施近日,记者来到县上游工业园蓬溪林通门业有限公司,...

蓬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