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学齐返乡创业开启农村创业梦

遂宁日报 2017-08-18 10:45 大字

退伍军人 走生态绿色循环致富路

——李学齐返乡创业开启农村创业梦

日前,三凤镇跃进桥村老兵葡萄园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以采摘葡萄为主带动乡村旅游,并实行“葡萄+土鸡+野生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延伸产业链,综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循环生态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介绍,该葡萄园业主叫李学齐,35岁的他是一名退伍军人。2014年退伍回家,怀着对家乡的热情和在政府“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下,投资80万元,盘活闲置土地70亩,开启了他的“农村创业梦”。

壮产业

生态葡萄带动乡村旅游

近日,记者在老兵葡萄园看到,园外停着十来辆私家车,一列列整齐的葡萄长势喜人,园内垂吊着一串串沉甸甸葡萄,每一粒都肉质饱满,令人垂涎欲滴,一群又一群的游客忙着采摘,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李学齐一边忙着帮游客把摘下的新鲜葡萄放到“购物篮”里,一边告诉记者,2014年退伍回家后,看着大片荒废土地总想干点什么。通过多方考察学习,2016年他决定盘活闲置土地,搞一个现代观光休闲农业,通过以采摘葡萄为主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他种植的葡萄都是套袋,不打药水,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让市民采摘愉快,吃得放心。

“假期这段时间游客太多,硬是把家里人忙得团团转。”李学齐告诉记者,从7月中旬开始,他的生态葡萄就开始陆续成熟上市,预计采摘将持续到9月中旬。目前,整个园内种植葡萄达70亩,主要有夏黑、巨峰、玉玫瑰等9个品种,今年挂果采摘有20亩。截至目前,已有上千游客来到园区采摘葡萄。

探新路

葡萄林下放养跑山鸡

走进葡萄园,记者在葡萄架下发现一群跑得正欢的小鸡。原来这是他摸索出的一条立体生态种养新路子。

李学齐说,在葡萄架下养土鸡,一方面可以利用鸡吃草、吃虫的天性为葡萄生产进行有机除草、除虫,同时产生的鸡粪便又是价值较高的天然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葡萄的生长,让葡萄长势更好,同时还节省了人工除草费用。通过种养结合,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实现一举多得的效益。“但是鸡的数量不能太多,养多了鸡群会兴奋,如果鸡群打架,就会损毁葡萄。”当被问到如何不让葡萄被鸡群损害时,李学齐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为了让自己养的土鸡真正成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除了林下觅食以外,每天早晚以稻谷、高粱、玉米等粗粮搅碎喂养。虽说这种方式养鸡生产周期长,但肉质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市民青睐。目前,他的葡萄架下还有30多只土鸡,可为他增收5000多元。

拓渠道

用葡萄叶再养野生鱼

李学齐告诉记者,由于他的葡萄园受地理位置限制,没有水渠和河沟,但是葡萄需要用水浇灌,于是他就在葡萄园旁挖了一个水塘,用于葡萄林的日常浇灌。

“既然水塘挖了,那就养点野生鱼吧,这样既可以用鱼塘的水浇葡萄,又可将鸡粪、葡萄叶、烂葡萄等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天然的有机养料。”李学齐说,在养鱼上,他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反而整天还琢磨着该怎么处理烂在林下的葡萄皮、葡萄叶。在一次考察学习中,他偶然见到用葡萄叶作饲料喂猪,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为什么不能用葡萄叶来喂鱼呢?李学齐说,每到采摘季节这些烂葡萄、葡萄皮被游客随意丢弃,他觉得这很浪费又污染环境,把这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了鱼塘,这下算是有了大用途,同时又建立起一种立体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李学齐说,他希望自己能在这条循环农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长,鼓励周边群众在房前屋后或闲置土地种植葡萄,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也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全媒体记者 杨雪雯)

新闻推荐

蓬溪县任隆仙桃喜获丰收

近日,蓬溪县任隆镇的万亩仙桃全面采摘上市,今年蓬溪仙桃平均亩产达3000斤,预计总产量达7000吨。一直以来,蓬溪仙桃深受大量客商和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据介绍,蓬溪仙桃...

蓬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