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潼创新“六共六促”模式建设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 共建“菜园子” 共创“好日子”
“六共六促”模式
规划“共商”促产业协同
资源“共享”促产业活力
基地“共建”促产业融合
标准“共制”促产业提质
品牌“共创”促产业增效
利益“共联”促产业富民
近日,船山区老池镇的田地里,几位村民熟练地为刚播下的种子覆膜。从高处俯瞰,春耕图景愈加生动——涪江沿岸,肥沃的土地上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一畦畦农田生机盎然,这里就是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船山基地。
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遂潼创新“六共六促”模式打造的成渝两地“菜园子”。
规划“共商”资源“共享”
2021年5月14日,遂潼两地围绕优质蔬菜生产带签订协议,成为先行区建设在农业农村方面走深走细走实的一个切口。
围绕农业农村一体化“五带一走廊”总框架,遂潼两地坚持“规划共商、基地共建、标准共制、品牌共创、成果共享”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建设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区域协同联动机制。
“两地共商制定了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遂宁市和重庆市潼南区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项目化、项目管理清单化、进展效益可量化,共部署重点项目35个。”据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协商区域内蔬菜产业发展难题。
规划“共商”的同时,资源“共享”也为发展蓄势赋能——
2021年,遂潼两地搭建人才、技术、设备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经纪人制度、项目人才库,组建起120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互通共享农机、冻库设施等700余台次,举办交流培训会40余场;联合申请蔬菜产业国家科技计划2项、建设项目转化成果库1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加快前沿性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
基地“共建”标准“共制”
地处船山区南部的老池镇,距市城区23公里,东面和南面与潼南区米心镇隔江相望,两地一衣带水、人缘相亲。
“老池镇全域被纳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范围,打造完成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船山基地面积超10000亩。”船山区老池镇党委书记罗中金说,目前,以渝遂绵蔬菜生产带遂宁船山基地为核心,遂潼涪江蔬菜乐园正在加速构成。
“遂潼涪江蔬菜乐园主要包括‘两带’(生态环境保护带、产村融合示范带)、‘三区’(优质蔬菜生产区、巴蜀乡村宜居区、科研加工交易区),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计划任务。”罗中金告诉记者。
遂潼涪江蔬菜乐园规划建设1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000亩智慧蔬菜大棚、30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洗消分拣包装中心、蔬菜文化(科技)博览馆等,将在涪江边延伸出一条蔬菜全产业链。
“我们统一基地建设硬件标准,2021年共同建成蔬菜基地大环线78公里,建设示范智慧蔬菜大棚一期100亩。”船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统一制定蔬菜种植技术规程,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入市流通等标准体系,探索“鲜货+互联网”等运营模式,确保市场供应渠道畅通、产品优质、价格稳定。
品牌“共创”利益“共联”
2021年4月20日,惠民购物全川行·船山站暨“遂宁鲜”“潼南绿”电商购物节开幕,成为遂潼两地牵手从“浅水滩”进入“深水区”、从“重协同”转向“一体化”、从“好邻居”变成“一家亲”的最好见证。
整合“遂宁鲜”“潼南绿”品牌营销优势,遂潼两地不仅将优质农产品共同展示展销,还深度推进品牌“共创”——
依托白萝卜等特色农产品,成立绿色蔬菜种植专业联合社和蔬菜销售联合体,搭建起3个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公用对接平台,共同培育出7个名优农产品牌,联合纵深开拓市场。
有了响当当的品牌,打开了市场,“菜园子”越来越大,两地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通过“产业带头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机制,两地高效整合区域内人才、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聚集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余户,成立专业合作社90余个,实现年产值40亿元。
“我们来遂宁两年了,现在承包了300亩地,主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平时请当地的村民来地里干活。”潼南区来遂从事蔬菜种植的赖金星站在刚收获的萝卜地旁笑着说,“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发展有信心!”(全媒体记者李佳雯)
新闻推荐
多元零售、仓配一体化、绿色配送等多业态共同发展 遂宁入围省大型区域商品分拨配送中心试点城市
遂宁市商品分拨配送中心实景图。近日,四川省商务厅举行全省大型区域商品分拨配送中心试点评选工作,遂宁成功入围试点城市。...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