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农业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写在第十八届西博会举办之际系列述评(五)
9月15日,天刚蒙蒙亮,位于遂宁高新区会龙镇的“524”红苕基地,村民将一个个红苕整理装箱,随后送往第十八届西博会遂宁馆。
“‘遂宁鲜’牌子越来越响,‘524’红苕去西博会\‘摆摊’,肯定能卖出好价钱。”遂宁永丰绿色五二四红苕专合社负责人谭文说,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带去西博会展示展销,是乡亲们的心愿。
稳住巩固基础走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生态是农业发展的根基,开放合作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从2018年开始,遂宁着手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全市以农环线为链,串点成片、相连成带、集带成面,扎实推进48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核心区面积598平方公里,辐射面积2064平方公里,培育建设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10个、县级32个,形成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抓紧谋兴旺。遂宁围绕“6+3”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一环两区六带多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已建成精品粮油基地80万亩、红薯基地30万亩、优质柑橘50万亩、绿色蔬菜65万亩、中药材7万亩、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3.9万亩,食用菌产量达5.5万吨,生猪、柑橘、白芷和小龙虾、黄颡鱼获评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新型农业主体崛起阡陌间。遂宁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委托代耕制”“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示范农民合作社143个、示范家庭农场144家。
注重内外兼修乡村“面子”“里子”美起来
遂宁实施乡村振兴“1151”示范工程,加快建设1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片区、10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美丽遂宁·宜居乡村”精品村、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在乡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土地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探索路径。
环境整治刷新乡村“颜值”。遂宁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五大行动,圆满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狠抓5个省级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和447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5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建设,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保护。遂宁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示范和病虫测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式,持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全域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膜和农药包装回收利用。采取“以用促禁、以补促禁、以责促禁”,实行市级累加补贴普惠政策,不断强化秸秆“五化”利用。
聚力打造精品创响“土字号”“乡字号”品牌
在北京市场,“524”红苕卖出了猪肉价格。遂宁注重从培育品牌中增加效益,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628个,全力构建以“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支撑、农业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遂宁鲜”成为全国首例“地域+产品特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100家企业获得“遂宁鲜”标识授权,2020年遂宁鲜会员企业产品销售额达72亿元。
按照市委提出的集中打造品种好、品味高、品相佳、品质优、品牌响的特色优势产业思路,遂宁市将用3年时间,梯次培育遂宁红薯、川白芷等6个主导性农产品品牌,全力实施品牌提升、基地提升、标准提升、链条提升、市场提升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遂宁鲜”品牌为龙头、主导性农产品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
遂宁市将突出打造“遂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以“遂宁鲜”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支撑、农业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支持参与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评选,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依托线上线下各类展会、产销对接活动,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创响“土字号”“乡字号”品牌。
(全媒体记者侯跃)
新闻推荐
遂宁市河东新区市场监管分局持续开展“周三查餐厅”专项行动 形成长效机制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全媒体记者杨柳)今年6月以来,市河东新区市场监管分局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开展“周三查餐厅”专项行动,全面排...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