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遂宁日报 2021-01-13 08:07 大字

一组数据看遂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成果周红秀/制图 安居区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工作人员为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曾晓梅摄

新闻点击

遂宁市将2020年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并出台《遂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工作方案》,针对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民营经济发展等27个方面,涉及手续、时间、成本、次数、诚信度、便利度等119个事项,共制定252条具体提升举措,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概况

2020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全力打造一流营商新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打造“全省投资服务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法治环境最优的标杆城市”这一目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亮点

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建立企业开办“一件事”模式,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等环节整合为一,实行一窗办理、一日办结,并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套印章。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建立未放行报关单逐日监控、点对点联系专员等机制,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居全省前列。推行“主题式”服务、高频事项“周末延时服务”,公布260项“零材料提交”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市“一窗受理”事项达96.53%,“一网通办”事项达95.88%。

建设经营环境更加利企——打造项目审批“多合一”改革升级版,推动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等多个事项“线上办理”,试点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工业项目“容缺预审”,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用时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最少28个工作日。加强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精简流程、压减耗时,实现1250以下的高压单电源平均办电时间6.75天,用水报装时间降低至4—7个工作日,用气接入流程压减至3个环节。创新不动产登记“112”办理制度,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等14类登记业务提速至1小时内办结,节约时间85%以上。

融资服务更加优化——选派首批100名金融人才组成“金融顾问”队伍,定向帮扶192家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新增贷款21.89亿元。鼓励银行机构开展科创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业务,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设立5亿元规模应急转贷资金、首期10亿元的锂电产业基金、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将纳入“银税互动”信贷支持的企业范围从纳税信用A级、B级扩大到M级,新增潜在惠及企业8200户,“银税互动”贷款余额达4.25亿元。截至2020年11月,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99.58亿元,较年初增长68.79亿元。

税收服务更加高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新增10.15亿元。制定办税事项“同城通办”“全市通办”清单,实现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全程网办”、80%以上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推出网上申领发票免费寄递服务,实行城区8小时快速送达,免费寄递发票4.67万余户次,免收费用32.7万元。推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合并申报,统一纳税期限,纳税人申报次数减少50%。推行留抵退税专人跟办、免填单服务等制度,2020年办理留抵退税1.77亿元,全流程平均用时1.96天、同比缩短80.4%。

人力资源更加充沛——建立“就业直通车”、企业用工服务专员、村干部当招工“红娘”等招工服务机制,组织企业携岗赴外开展“遂潼一体化”“智汇天府·公共招聘进校园”等招聘会、直播带岗活动,实现全市1500家重点企业稳定用工在9.8万名以上。制定《遂宁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新十条措施》,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支持100名左右海内外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深入开展稳定劳动关系“双爱”和“春风行动”,指导企业签订或补签劳动合同3000余份,全市规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8%。

信用环境不断提升——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勘察、设计等领域全面启用电子招标范本。出台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对19种严重失信行为在招投标活动中予以限制。出台《政府采购当事人诚信管理办法》,优化政府采购服务,2020年4月1日起不再收取投标保证金,2020年9月1日起招标的项目在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同时退还产生的孳息。探索实施“审慎包容监管”,对190项轻微违法行为免除、减轻、从轻处罚,实行“问题项目重点监管、一般项目随机抽查、优秀项目备案管理”,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1/3。

法治环境更加优越——推行案件“快审精审”,建立“1+1+2”快审团队,推广“微法院”“四川法院网上服务中心”平台,实现80%民商事案件解决在前端。制定《关于简化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的工作指引(试行)》《破产案件登记联、受理审查规程(试行)》,连续两季度破产企业债权人收回债务时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开展破产案件案款和诉讼费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着力降低法律程序成本,2020年全市破产案件法律程序成本占比仅为0.43%。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诉源治理”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广。

投资创业更加放心——建立涉企诉求“即接即办”工作机制,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专席,成功帮助川昊精工、川中线缆解决场地施工、项目融资等重大涉企诉求42个。选派70名营商环境服务专员,“一对一”“多对一”服务重大项目(企业)发展;设立2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选聘3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为营商环境“挑刺”“揭短”。创新遂宁市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核查工作规则,对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案卷进行“满意度”测评和“双随机”评查,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让企业放心、安心、舒心经营。

意义

近年来,遂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惠企政策,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知晓度不高、感受不深、帮扶精准度不够,很多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简政放权、便民服务不到位,中介监管缺失,招商引资不讲诚信、只许愿不还愿、责任不履行,企业融资门槛高、利率高、程序复杂,企业与政府沟通不畅、企业利益诉求缺少有效反映途径等问题。遂宁市将2020年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在解决办事程序多、时间长、材料繁等方面实现突破,使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奖补少等方面实现突破,使扶持政策更加强劲有力;在解决监管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等方面实现突破,使创业环境更加宽松优越;在解决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不灵活等方面实现突破,使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顽疾,增强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成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遂宁市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建设经营环境更加利企、融资服务更加优化、税收服务更加高效、人力资源更加充沛、信用环境不断提升、法治环境更加优越、投资创业更加放心。在2020年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指标评议工作中,遂宁市最新综合排位跃升至全省第3名。

反响

遂宁伊连特电子有限公司营业部经理李典钟:对企业来说,质量是根本,时间是金钱。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以前通关申报时,上午申报到晚上才能申报成功放行;现在,申报都实现了电子化,下午申报下午就能申报成功,对货物的物流实效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企业的排产计划。而且为保障我们进口货物快速通关,遂宁海关每天都会和我们联系提前做好查验、通关工作安排,真的很便捷。

市民张丽: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我们老百姓也感受到了遂宁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成效。上次,我去税务大厅开发票的时候,大厅工作人员十分热情,指导我填写申报所需的材料,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工作人员都给我说清楚了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把事情办好了,为他们点赞!

市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杜晶玺:作为市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这方面我们感受十分深刻。就企业开办来说,以前企业开办要“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现在,按照“一件事”标准压缩为1个环节,不超过8个工作小时即可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大大缩减了审批时间和环节。时间的减少,不仅让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提升,也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群众服务。而且现在企业开办完全实现了零费用,我们还为新办企业提供申领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和印章免费寄递服务,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媒体记者范晶

新闻推荐

遂宁陆海新通道首发班列开行

遂宁陆海新通道首发班列开行货物经重庆至北部湾只需72小时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若晔)1月12日上午,一列装有20组...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