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农副产品“专车”进城

遂宁日报 2019-12-02 04:09 大字

农副产品上车 农副产品进城◎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遂宁安居区快活岭村、皂桷垭村,是距遂宁城区十多公里的两个村庄,在这两个村庄里,有许多菜农以种菜为生。他们的地里要种出大量的蔬菜和农副产品,把这些农副产品运进城里,送上城里居民的餐桌,是当地菜农增收的一种方式。

为方便当地菜农出行,市公交公司开通了西宁大道快活岭村、皂桷垭村站农副产品专班公交车,帮助当地菜农将地里的菜运进了城里,变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绿色蔬菜,深受当地村民的好评。

农副产品排队等车成风景

11月27日早上7点10分,天还未大亮。遂安大道快活岭村公交站,虽然距离发车时间还有15分钟,村民们已早早地赶来,箩框、背兜放了一排。“每天早上都是赶(乘)这趟车去城里卖菜,20多分钟就到了,方便得很。”村民唐振军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专门为我们开的公交车,当然方便得很啰。”唐振军的笑引得了同行村民的附和。

唐振军是船山区原西宁乡五村(现属西宁街道)的村民,家就住在快活岭村公交站附近,走路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他家共种了七八亩地,地里出产的农产品全是乘这趟公交车到城里变卖,这趟农产品专线公交便成了他的致富助力。

一旁的公交车上,驾驶员王茂华正在做出发前的安全检查。

7点15分,王茂华打开车门,村民们有序地上车。上车后,村民们将装着农副产品的箩框、背兜放在车辆中部的空档,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红苕、碗豆尖、柚子……排在一起的七八个箩框、背兜成了车内一景。

王茂华告诉记者,遇上农村蔬菜出产的旺季,村民们的箩框、背兜会将过道占得严严实实。“601路的公交线是安居政务中心到市城区南津北路,快活岭村和皂桷垭村在这条线路沿线。这两个村进城卖菜的村民多,公司便安排每天早上加开了从快活岭村到南转盘,皂桷垭村到南转盘的农副产品专线公交,方便菜农的出行。”

据了解,加开的从快活岭村到南转盘农副产品专线公交车调配601路公交车担任;皂桷垭村到南转盘的农副产品专线公交则调配9路公交车担任。

乡头绿色食品城里受欢迎

一眼望去,菜农们的年纪大多在60岁以上,风霜在他们的脸上刻满了皱纹。20多分钟的乘车时间,便是他们聊天的好时机。

”老唐,你安逸哦,今天这一挑红苕又是百把块钱嘛。“坐在唐振军旁边的张巩林笑呵呵地与唐振军拉起了家常。

“嗯,这就是土地的回报。只要勤快,都能从地里找到钱。“78岁的唐振军乐呵呵地回答。他算起了一笔帐,每斤红苕8毛钱,一担红苕一百二十多斤,全部卖完便能收获一百元左右。“我家里今年能收一万多斤红苕,现在才卖一小部分。”

唐振军告诉记者,他种红苕一不打药,二不施肥,绝对的绿色食品,这样的绿色食品在城里卖很受欢迎,因此他的顾客大多是回头客。“我都卖菜几十年了,建市以前都在卖,好多买菜的人都成了熟人。今天这挑红苕大多已被预定,口袋这十多斤小红苕是一个李姓女娃儿定的,还有50斤要送河东……

唐振军的子女都在城里做生意,闲不住的他便和老伴在家种了七八亩地,地里出产的蔬菜等农副产品,除了供应自家吃,其余的他便拿到城里卖。“没打农药的产品,在城里好卖得很。”

当天,72岁的张巩林带着自己在山上找的野生何首乌和一些草药去城里卖。他每天早上进城卖这些草药,因为都是野生草药,自然不愁销路。卖完草药后,下午再回村里,上山找草药。

爱心公交冬日更暖心

据了解,农副产品专线公交车近距离车票价为1元、远距离为车票价3元。同时,70岁以上的菜农可以办老年卡,免费乘坐该车。这一项免费的措施更加温暖了这些在农村生活的老年人。

84岁的何世国当天进城卖些柚子。“我们坐车又不要一分车费,柚子也不费神,自家树上长的。卖柚子的钱基本就可以算纯利润。感谢党的政策好。”

因为长期乘坐专线公交车,村民们和驾驶员王茂华也熟识了起来,久而久之,他们便把这位驾驶员当做亲人看待。

这天早上,唐振军的爱人送唐振军来乘车。开车以前,她找到王茂华,将一包灯笼草拿给王茂华,告诉他这种草可以清热,让其拿回家熬汤。王茂华笑着拒绝了。“你拿到嘛,不拿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个都是野菜,又不是我种的,我又没花成本……”直到王茂华收下,她才放心地离去。

王茂华说,这样的馈赠很多,常常是一把小菜或者几根红苕之类。“村民们都很纯朴,大概是觉得乘坐了免费公交车,想表达个谢意吧。我常常给他们说,这是政策好,并不是我个人带给他们的福利。”

7点50分,农副产品专线公交车准点到达南转盘,村民们村互帮忙将背兜、箩框从车里抬下来。背起背兜,挑起箩框的他们快步走在通向菜市场的巷道里,一步步走向他们的幸福。

新闻推荐

小区私搭乱建乱象,谁来管?

君豪·春天大道小区乱建现场乱搭乱建不仅严重损害城市形象,也给他人生活带来困扰,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症”。11月...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