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采取“二对一”形式送教上门 50名残疾学生有了“家庭教师”
船山区每个学生每期送教次数不得低于13次,全年不低于26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今年以来,船山区已进行送教上门近700次、1300余课时。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三残”儿童入学率提升到95.6%。
“小动物现在饿了,你能喂喂它们吗?小猫想吃三角形的饼干,小猴想吃圆形的饼干……”近日,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朱晓玲和同事,走进永兴镇小埝村,利用周末时间为不能到学校参加学习的残疾孩子刘智(化名)开展送教服务。
“每周我们都会到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家里为他们上课,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法。”朱晓玲介绍,针对刘智家庭贫困和智力需求的具体情况,他们专门为刘智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辨别颜色开始学习,有了明显进步,再继续下一步教学。”教学中,朱晓玲耐心反复地教刘智识字写字,识别颜色开发智力,并通过篮球运动加强他肢体和思维的协调性。
在船山区,类似刘智这样需要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特殊学生目前共有50名。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得到教育和健康快乐成长”的原则,区教体局对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按照普特结合、就近送教的原则进行送教上门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
“目前,全区有残疾儿童300名左右,其中有200多名已经进入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区教体局教育股曾裕河介绍,船山区将残疾适龄学生分为到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种类别进行安排。其中,送教上门服务主要由2名教师利用课外时间,采取“二对一”形式送教。
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有效开展,船山区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一人一案”的个别档案和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由送教老师分阶段地对他们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此外,教学中还包括残疾儿童身体、心理康复,残疾儿童少年潜能开发、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训练等。
为保证送教质量,按照要求,船山区每个学生每期送教次数不得低于13次,全年不低于26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同时,船山区要求该区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对全区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职能,对全区各校园送教上门工作,从68项入学测评、IEP档案资料的建立、IEP的实施、教师工作手册、送教上门跟踪记录表等,到教案的制定、影像资料的收集,以及资料填写、装订等进行巡回指导,区教体局做好督查工作。
今年以来,船山区已进行送教上门近700次、1300余课时。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三残”儿童入学率提升到95.6%。(欧欢)
新闻推荐
万众马拉松奔向新征程 遂宁首次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启示与思考
□本报评论员骆常非近两天,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赛刷屏了,“绿色遂宁”再次成为网络热词。在全国众多城市竞相举办马拉松赛...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