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人来了 贫困村变身产业聚集地

遂宁日报 2019-10-03 12:16 大字

整齐划一的葡萄大棚10月2日,船山区老池镇芋禾村9组村民李树生开着满载南瓜的三轮货车行驶在村道上。“今年南瓜收成好,都卖了两吨了。趁着国庆节人多,再拉一车去城里卖。”李树生高兴地说。

在李树生身后,整齐划一的葡萄大棚、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绵延几座山坡的柑橘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8年,芋禾村成功摘帽。在脱贫的同时,芋禾村实现了产业从零到九的突破。过去的贫困村成了现在的产业聚集地。

新房子水泥路

村民过上新生活

临近中午,在外打工的7组村民夏国平回到家中,他的家位于村里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2017年,夏国平和母亲、哥哥从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搬到了这里。

“以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通上了自来水,条件比过去好太多了。”夏国平说。

据统计,脱贫攻坚以来,芋禾村实现易地搬迁安置12户。

富不富、看房屋;贫不贫、看通行。建好新房子,更要修好致富路。在14组,村民们说起过去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组道路通了。

在村民李吉秀的家门口,水泥铺就的组道路伸向田间地头。

“以前这条路被水冲毁了,我们种庄稼还得爬坡上坎绕道走,每到收粮的时候,累人得很。”李吉秀记忆犹新。

由于打通了组道路,今年14组的村民不仅不再绕道种地,还将现代化的收割机开到了田间地头,大大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脱贫攻坚以来,芋禾村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上下功夫。村里新修道路14公里、整治塘堰13口,还新建了2处提灌站、3处集中供水站和5000米水渠。

种植业养殖业产业

“快车”开上致富路

在芋禾村1组的柑橘基地,村民魏素珍正忙着除杂草。自从2018年业主来这里流转180亩土地种植柑橘,魏素珍就成了家门口的“产业工人”。

“一次能挣50元,比起过去每天种地,现在不仅能拿租金还能挣工资。”魏素珍说。

在村里,像魏素珍这样的产业工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产业落地。

今年,村里占地650亩的现代化果园——锦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迎来初挂果。业主唐刚告诉记者,葡萄挂果面积为110亩,共收入60余万元。目前,有30多位村民在这里固定打工。

从2015年到现在,芋禾村共流转土地2100亩,成立9个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柑橘、葡萄、桃李种植,到生猪、小家禽养殖,芋禾村坚持走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之路,为村民稳定增收提供了就业岗位。

10月1日,村主任王成亮在家收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盛况。在村里待了一辈子的王成亮说:“从过去道路不通、经济落后,到现在人人住上好房子、走上水泥路、过上好日子,离不开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我们祝愿祖国更加富强、越来越好。”

(全媒体记者颜朝辉)

新闻推荐

新通善大桥西桥头滨江路下穿隧道 通车了

9月30日,遂宁涪江通善大桥新建项目部传来好消息:该项目西桥头半互通式下穿隧道(滨江路)于当日18时开放交通。据介绍,新建桥梁...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