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建区15周年系列报道三 千里沃野披锦绣万亩田畴说丰年 安居区农业发展纪实
“三家大米”开镰收割 秸秆返田综合利用 永正脆桃喜获丰收 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入秋时节,行走在安居的乡间沃野,一个个农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片片稻田开镰收割,一辆辆卡车把水果、蔬菜往外运销,农民的欢声笑语在果园、菜地里回荡……
想过去,2004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5.9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元;看现在,2018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4.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9.6万吨;出栏生猪95万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71元,增速全市第二。2019年上半年,全区农业农村“双过半”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乡村振兴有突破、园区发展有亮点、脱贫攻坚有成效。
建区以来,安居区成功创建“全国粮食丰产工程试点区县”、“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产油大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正是对安居过去15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诠释。
A
高质量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强起来”
金秋时节稻飘香,眼下,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三家镇进入了丰收季。
8月23日,数十台联合收割机在安居区三家镇、大安乡收割稻谷,作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的安居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水稻收获由此拉开了序幕,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农户的脸上。
2019年园区核心区5000亩,预计生产优质稻2650吨,产值742万元,实现人均增收675.5元,全区优质稻基地10万亩总产量达5.3万吨、总产值达1.43亿元。
作为“遂宁鲜”的一员,三家大米在遂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何让三家大米的品牌更响,接受的人更多,带来的收益更大?今年,安居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栽培,从源头控制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成立由12家经营主体组建的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与万禾超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就三家大米销售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安居区使用收割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10万亩优质稻谷收割,粮食加工厂使用先进加工包装设备每天加工、包装20-30吨稻谷,10余辆专门配送车正日夜不停的进行三家大米配送,三家大米因其品质优良、价格稳定、香软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市场的拓展,促进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工作。
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安居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地方精品524红苕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524红苕先后多次参西博会、进农展、奔上海、到北京,销售市场不断拓展,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今年4月8日,记者走进安居区会龙镇粉房村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连绵起伏的小拱棚下,5万株524红苕脱毒苗正茁壮成长。这批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培育的524红苕脱毒苗将在这里繁育,生产出原种后,在来年2月底交由合作社社员种植。
这种摒弃传统红苕代代繁育的种植模式,让524红苕实现了品质、品味与品牌的三重提升。2019年3月,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优质专用甘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科技的支持下,524红苕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突围”。眼下,合作社的储藏室已经空空如也。这意味着在今年红苕出土之前,合作社已没有红苕可卖。
“一枝独秀不是绿,万花齐放才是春。”近年来,安居区大力推进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特色水果、生态水产、绿色畜禽“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业态、新产业,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不断丰富产业形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一心、两路、三优、四片”产业发展思路,以粮油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采取“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粮油订单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稻—渔/油/菇”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进一步扩大524红苕、三家大米、沙田柚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建成优质粮油基地50万亩、有机蔬菜基地3.2万亩、特色水果基地18万亩、生态水产基地3.8万亩、绿色畜禽基地80个,推动特色产业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由非优势生产区域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标准,整合涉农项目打造524红苕、三家大米、柑橘等12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B
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美起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安居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近年来,安居区一直把农村卫生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在改变乡村环境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卫生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大变革。
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蹲便器,在西眉镇雷桥村村民杨建国家,记者看到改造完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
“以前村里的厕所都是简陋的旱厕,大多是四堵墙、两块砖、一个坑。夏天蚊蝇飞舞,院子里臭气熏天;冬天寒冷无比,老人和孩子上厕所很不方便。”杨建国想起以前村里的旱厕直摇头,“如今沾了‘厕所革命’的光,政府给我们每户补贴,还修建了一个化粪池,让我用上了水冲厕所,不但干净卫生,而且特别方便。”
“旱厕气味难闻,容易滋生蚊蝇,既不美观也不卫生。‘厕所革命’正好‘革’到乡亲们的心坎上,现在大家都很支持。”西眉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小厕所,大民生。目前,安居区正掀起“厕所革命”高潮,以试点示范带动,加快行农村卫生厕所和公厕建设,完成卫生厕所新改建38926户,6月21日,顺利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下一步,安居区将深化“小厕所、大民生”理念,不断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致力让这一民生领域改革举措照亮每一村每一户的“小角落”。
临近中午,分水镇的居民吴菊芳正忙着做午饭。如今,她家产生的生活污水,将统一排进雨污集中处理管网。
“现在雨水和污水都是分了流的,比原来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家里面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出去,街面上也没得积水,原来那种污水到处排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生活环境质量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吴菊芳说。
吴菊芳家生活环境发生的改变,正得益于安居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的实施。据了解,该工程中涉及到的污水处理厂能将农户家统一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经污水处理厂内净化设备的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出水标准达到了城镇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的污水经过层层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分水镇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杨启飞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天的运行达到了10个小时,能满足日常全镇污水处理需要,对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改善有很大提升。
秸秆禁烧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关系到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也事关交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安居区高度重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坚持一手抓禁烧监督,一手抓综合利用,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形成了较好工作机制。今年,安居区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将继续围绕实现“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目标,强化组织保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宣传发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秸秆综和利用,以疏促堵,疏堵结合,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确保区域内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
秸秆禁烧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综合利用。在2017年小春油菜收割时,安居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用专业机械和专业施工队对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的19个村进行油菜秸秆流动粉碎还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未来,安居区将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大”行动,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87166户年度任务,普及率达到73.86%。
C
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富起来”
杂柑产业作为保石镇老屋沟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科学合理的田间管护对于产业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家住老屋沟村3组的蒋全胜最近也趁着农闲时间在村里的杂柑产业园锄草,这不仅利于杂柑的生长,还能有效增加家庭收入。
“在杂柑园施点肥、除点草、打点药,既有事情做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咱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蒋全胜告诉记者,平时在家里做点农活,一有空余时间便到杂柑园来打点小工,在家门口便能挣钱,别提有多高兴。
产业搞得好,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才扎得牢。近年来,拦江镇凉风垭村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胭脂脆桃种植,让桃树成为村里的脱贫树,鲜桃成为百姓的致富果。
今年6月正是鲜桃上市的旺季。在凉风垭村活动中心,农户们有的分类挑选,有的包装入盒,一派繁忙景象,正是这些桃子,为他们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2016年栽的70多棵树,今年见了利润,卖了2265块钱,2017年我还栽了70多棵树,明年我一定精心管理,增加更多的收入。”尝到产业带来的甜头,拦江镇凉风垭村村民杨作华满脸笑容。
如今,安居区狠抓落实农民增收责任制,努力做好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农民增收措施,第一季度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位居全市第2、全省第12,第二季度增长10%,位居全市第2。下一步还将切实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拓宽农民稳定增收渠道。
15年来,安居区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和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及要求,全区土地流转面积26.38万亩。
15年来,安居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异军突起,迸发出巨大活力,并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个,专业合作社78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20个,已培育家庭农场313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3家,专业大户1218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把市场、企业、农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
过去15年,安居区农业特色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农业成效斐然。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昂扬奋进的安居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高擎现代农业发展大旗,加快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王超)
新闻推荐
遂宁国际健康产业园一期建设有序推进 建成后可为5万人提供医疗服务
“当前正在修建的是项目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医院的综合性大楼。”8月中旬,位于遂宁经开区南片区的遂宁国际健康产业园建设如...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