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回川开课,讲解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退休后,希望为家乡遂宁设计桥梁”

华西都市报 2019-01-11 04:00 大字

首次回川开课,讲解超级工程 1月10日,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在成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1月10日,在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2019年首场“天府大讲堂”上,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带着老花镜,首次到四川开课。

他的“学生”包括四川各个职能部门的约400名代表,他们来自省委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网信办、省档案馆、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统计局、省审计厅等约80家单位。

孟凡超在川首次授课,讲了哪些内容?对于中国桥梁事业又有哪些见解?他在成都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

在川开课

现场讲解港珠澳大桥诞生过程

从概念到蓝图,从图纸到通车……一个庞大的跨海工程是如何诞生的?孟凡超详细介绍了前期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创新、重大意义四大部分。

“如没有这座桥,这个区域就不能真正称之为粤港澳大湾区。”孟凡超说,过去的珠三角概念有一些些局限性,粤港澳三地发展各自为阵,缺乏一体化、最大化的发展战略考虑。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大桥建成后已经形成粤港澳1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

此次孟凡超的讲堂,不仅是一次前沿技术的探索,也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虽然港珠澳大桥距离四川很远,但四川观众对这个国家工程依然充满了兴趣。“香港与内地的驾驶习惯不同,桥梁设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您怎么看待公铁两路桥?”“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20年,期限到后是拆除还是加固?”“面对海啸、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时,港珠澳大桥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桥墩防撞怎么考虑的?”现场不断有观众提问,孟凡超都细心地一一作答。

攻坚克难

超级跨海通道迈入强国行列

港珠澳大桥庞大的工程,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至今,长达十年时间,要保障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又充满挑战的。

“在生产施工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因安全事故死掉一个人,在我们国家超级项目建设上,我认为是一个奇迹。”孟凡超说,在这个海域,每天有大概4500艘船通行,弄不好就要撞船。在广袤的南海上,每年可能有两三次的台风,大风掀起的海浪也很凶猛。因风浪流的问题,港珠澳大桥每年的有效施工窗口期其实不到180天,有一半的时间是不能干活的。

要突破这些难题,孟凡超采用了“四化”的建设理念,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他认为这“四化”建设理念的全面实施,从设计施工的根本上保障了珠港澳大桥的顺利完工。

孟凡超曾经说过,中国是桥梁建筑的大国而非强国。而港珠澳大桥建设完成后,他这次自信地告诉记者:至少在超级跨海通道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迈入了强国的行列。

新年愿望

退休后仍继续投身桥梁行业

2019年,孟凡超就要退休了。不过,为桥梁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他,并不打算因为退休而离开这个舞台。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他还想在设计桥梁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的家乡遂宁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或将成为他退休后的第一个参与项目。这次他来川,其中一个行程就是遂宁涪江六桥工程实地考察。“家乡邀请我们单位积极介入这个项目设计工作,我们也以高热情来投入。”

“我想能有机会为国家修更多的桥,从一个工程师的层面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工业化理念,不要把省钱作为工作的一个导向标。“要用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真正达到高质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新闻推荐

安居区农民工党建工作会召开 千方百计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保障

(全媒体记者曾晓梅)昨(9)日,安居区农民工党建工作会召开,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