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

遂宁日报 2018-10-16 08:13 大字

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夏霞

摘要: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是指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与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的性格特征。据调查,我校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现象主要表现为“自私敏感、以自我为中心、孤僻胆小、不接受学校家庭教育”。所谓“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矫正策略”是通过学校开展德育活动、先进事例宣传、典型事例告诫、家校结合等多种途径,使学生逐步把外部的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使不良心理倾向、性格特征逐渐转化成积极、阳光、健康的品格,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化成主动的行为,力求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来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关键词:不良心理倾向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引言:

在学校中,学校德育教育重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反复研讨和论证后决定进行“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矫正策略”的实验和研究,以教研教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与健康发展,真正培养一批心理健康、阳光,行为规范、儒雅的优秀学子。据调查统计,学校有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辅导学习,所以学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常常可以看到学生性情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常有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和教导后,产生对老师和学校不满和不正确认识的心理错位和行为极端的情况;甚至有极少部分学生,他们看到大人们花钱大手大脚,很是潇洒,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欲望,就不择手段向父母要钱的情况。

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探索出对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如下。

1、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针对部分学生“知行脱节”的情况,我们通过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聘任如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各种监督员,参与监督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现,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这种全员参与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能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监督下,不可任意而为,达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

2、定期评选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心态阳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先进分子,表彰奖励,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好榜样。

3、注重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心理、品行的影响,做到环境教育人,文化氛围影响人。

4、班会、思品、语文等课程是渗透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但我们强调每一名课题组老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进行引导,随时随地开展教育。

5、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行为习惯测评机制和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测评每月一次,评价的范围分为行为习惯的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评价等级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基本合格(D)四个等级,评价的形式分为自评、学生评、师评、家长评,其中学生评委由每班民主推选。每月有4个A该月为优秀;每月不少于2个A其它都是B为良好;每月的评价等级中无D等为合格;每月有2个以上D为基本合格。全期按四个月计算,全期的评价方案与每月的评价方案一致。班级每月一次总结,对于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对于基本合格的学生班主任作为重点转化对象,开展“一帮一”活动,每期的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各项评优、评先中有一票否决权,并在学生期末的操行评定中进行体现。我们通过这种评价机制基本上做到对学生的评价公正、全面,充分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而且把监督落到实处,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的矫正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学校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矫正小学生不良心理倾向及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使学生逐步把外部的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不良心理倾向、性格特征逐渐转化成积极、阳光、健康的品格,使学生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化成主动的行为,让我校每个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新闻推荐

养牛脱贫将开网店扩大销售渠道

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护村村民钟昌海,是首届“四川脱贫榜样”获得者。钟昌海家有3口人,儿子读大学时因意外造成高位截瘫,...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