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政”办出“大教育”

四川日报 2018-08-16 05:29 大字

主持人

本报记者陈岳海袁敏

嘉 宾

张永福 遂宁市教育局局长

王 宏 遂宁市教育科研所所长

8月,本该享受假期的遂宁教师又当起了学生。利用暑假,遂宁组织100余名优秀校(园)长和700名骨干教师分批走进西南大学,进行阶段性研修和能力提升培训。

如何以“小财政”办好“大教育”?8月7日,本报记者邀请遂宁两位教育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遂宁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主持人:教师到大学“开小灶”,这样的机会多吗?

张永福:给教师“开小灶”,这在遂宁已是常态。对内,依靠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和服务期制度,遂宁已有4000余名优秀教师进行了学习交流。对外,通过跨区域和学校间交流合作,遂宁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教育局等省内外10余家单位达成了合作协议,通过实施“周末名师工程”,邀请外地名师到遂宁交流。

主持人:你们对地方教育发展有哪些认识和理解?

张永福:发展地方教育,需要认真回答好三个问题: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公共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服务于地方发展?这就需要从软硬件投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地方发展紧密互动等多方面入手来推动。

王宏:在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学生教育抱有目标趋同的更高期望,教师和学生区域间流动活跃,这些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竞争和区域性竞争,都给地方教育发展带来了压力。

主持人:目前,遂宁教育还存在哪些短板?

张永福:当前遂宁教育必须面对对上“三不靠”和自身“小财政”办“大教育”的现实,解决自身动力不足、区域性竞争压力增大、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阶段性矛盾。

王宏:遂宁“乡村弱”“公办学校活力不足”急待破题。如乡镇教师虽数量达标,但年龄、学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公办和民办教育还存在无序竞争的矛盾;尚未建立普通本科大学等短板。

主持人:如何由“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张永福:创新发展,始终是遂宁教育高举的旗帜。如遂宁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镇新区开发配套建设校园机制、政府采购招标分年付款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大力引进民间资金办教育等方式,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小财政”与“大教育”间的落差。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子,以“名校+弱校”方式推进区域性教育集团或学校联盟建设,试点推行县域内“县管校聘”机制,遂宁打造了51所市级特色学校。接下来,我们还将启动遂宁公办学校领军计划。

新闻推荐

成都达州商会莅遂考察文化旅游项目

(全媒体记者颜朝辉)昨(14)日,由达商总会、成都达州商会会长、宏义实业集团董事长刘峙宏率队的成都达州商会一行莅遂考察文化旅...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