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行动赢得村民支持 船山区复桥镇冬春村第一书记张建华四年脱贫帮扶路
撸起袖子,扎紧裤腿,脱掉皮鞋……2015年8月,张建华从船山区国土分局机关走出来,担任复桥镇冬春村第一书记,长日奔走在田间地头,致力于帮扶贫困户脱贫摘帽、贫困村整村出列。
4年后,产业进了村,路通了也宽了,撂荒地生了“金”,冬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8年脱贫摘帽关键期,张建华却被任命为大英国土分局副局长。“坚决不能撂挑子!”最终,他向组织提出申请:乡亲们不脱贫,我就不离开。
“穷了几辈子,这小伙子能帮我们过上好日子?”他用行动赢得村民支持
“这是城里来的干部?也太年轻了,听说以前还是特种兵。”
“说是来帮我们脱贫的,是不是走过场?”
“穷了几辈子,这小伙子能帮我们过上好日子?”……从村头到村尾,从村民到村干部,无不充满质疑。
贫困户陈绍如还记得张建华第一次到他家的情景:在村干部的引荐下,张建华作了自我介绍,随后问了家里的情况,还看了厨房、睡房、粮仓、猪圈。陈绍如说:“那时的张书记不太熟悉我们村,看上去还有些放不开。”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录入信息,精准识别这项工作,张建华忙了近两个月。他一边忙着精准,一边还积极争取资金,试图改善全村生产生活条件。
不久后,终于传来好消息:4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落定冬春村。有了这笔钱,3公里组道路修通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房排危了,5个塘口扩挖了,2个集中供水点修好了……
村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那些曾经质疑的人逐渐转变对张建华的看法,“要跟着张书记一起干!”
“袁乃财家这顿饭,我要去吃!”对症下药改善村民生活现状
为了融入村民,早在刚驻村时,张建华就对村干部说,要去每户贫困户家吃一顿饭。
2016年夏天,张建华准备去袁乃财家。听说要去袁乃财家,村主任夏洪金就犯了难:袁乃财夫妻俩都患病,家庭条件差,人畜共住,村里人都不愿去他家。“袁乃财家这顿饭,我要去吃!”最终,顶着破旧的屋顶,坐在斑驳的木桌旁,张建华吃了这顿饭。
从袁乃财家出来,张建华立马打听哪儿有空房子。他不久就协调到外出打工村民的空房子给袁乃财夫妻暂住。年底,村委给夫妻俩办理低保,将其纳入重大疾病救助体系,随后给他家还盖了新房,帮袁乃财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
通过一家一户的走访,贫困村民的困境一一得以改善:3组贫困户赖光明2017年顺利入住新房;袁梅等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入学;残疾村民免费获得轮椅;20多名留守儿童暑期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与父母团聚……
针对村里老人多、病患多的问题,张建华协调了6万元新建村卫生室,争取到船山区民政局10万元新建了村日间照料中心、电子阅览室、文化室,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冬春村成为全镇首个有党员活动阵地的村。
“没有产业,脱贫就是一句空话。”盘活经济农民持续增收
7月的冬春村,植被满山,蓝莓遍村,处处焕发着生机。
“多亏村里有了产业,跨出家门就上班。”村民陈前安笑眯了眼,他说,自从土地流转后,每年保底收益约1500元,在蓝莓基地上班,还有工资领,去年就顺利脱贫了。
“没有产业,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在张建华及村干部、帮扶组的努力下,冬春村成功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引进佳淏农业公司,投资3800余万元建成全市最大蓝莓种植基地。同时,该村积极发展中药材、名贵花卉苗木种植,实现年均带动村民1000余人就业,保障农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为给村里发展扶贫产业,张建华利用帮扶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把贫困户全部纳入,让村集体和贫困户以专项资金或产业周转金入股,采取“支部+专合组织+农户”形式,以创业带动就业,让贫困户享受年底保底分红,保障村集体经济每年增长4万元以上。
如今的冬春村,产业进了村,路通了也宽了,撂荒地生了“金”……今年,还有6户16人没有脱贫,正值脱贫摘帽关键期,也是最难啃的“骨头”。然而,张建华却面临升职转岗。“坚决不能撂挑子!”最终,张建华向组织提出申请:乡亲们不脱贫,我就不离开。(全媒体记者杨月梅)
新闻推荐
“真是太方便了!”7月19日,遂宁市凰健娱乐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从安居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他在农业银...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