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探路 遂宁收获了什么?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迎来国家终期考核,同时遭遇川内暴雨密集期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岳海 袁敏
嘉 宾 王明华 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李文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小雨不湿脚,大雨不内涝。2015年,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的遂宁,启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在市城区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海绵体。经过三年试点建设,在近阶段四川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的情况下,身处一线的建设者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主持人:本月初的一场暴雨,导致遂宁市城南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是海绵城市建设未发挥作用吗?
王明华:目前,日降雨量在32.1毫米范围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海绵设施吸纳,实现“小雨不湿脚”的干爽,但超过这一范围的雨水则主要通过雨污分流、强排设施等管渠系统快排。月初遂宁遭遇的暴雨,市城区降雨量已达到109.2毫米。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遂宁已完成对43个城区内涝点从里到外的全面整治,但25.8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面积仅占中心市城区已建成面积的37%,尚未形成海绵城市连片效应,抗冲击负荷能力仍相对较弱。此轮降雨出现积水的城南片区部分路段,目前还未纳入属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
主持人:今年,遂宁将迎来三年试点建设期的终期考核,遂宁的答卷是否合格?
王明华:遂宁通过三年时间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都得以明显增强。试点区域基本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城区明月河、联盟河等水体黑臭现象已基本消除,城市沿江生态岸线得以修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环境的提升,也同步推动了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商业价值的提升,遂宁旅游康养产业的红火就是很好的印证。
李文杰:围绕海绵城市建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2015年便开始与遂宁的合作。遂宁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完成了内涝治理、雨污分流等海绵化改造内容,还有效解决了老城区道路破损、停车难、环境差等民生难题,这也是三年试点的可贵之处。
主持人:承担国家试点任务,遂宁几无样本参照,三年试点,遂宁走了哪些弯路?
王明华:试点初期,遂宁对海绵城市理解不透彻,主要依托外来单位实施项目建设,出现了供应材料性价比不高,建设不生态、不环保等诸多问题。试点过程中,遂宁逐步开始自己探路,通过“土”“洋”结合,创造了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四大发明”(雨水口“微创”改造、海绵卓筒井、道路边带透水、碎石蓄水技术),节省了投入成本,让海绵城市建设既不复杂也不烧钱。
李文杰: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已影响全国,透过遂宁实践可以看到,每个城市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充分结合实际,拿出海绵专项规划方案和系统方案。同时,各地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自身特点体现出针对性和差异化,不能照搬照抄。
主持人:三年试点结束,遂宁下一步如何走?
王明华:三年试点,只能算是完成了初步探路,遂宁的海绵城市建设将向全域推开。我们将结合城市的有机更新,分年度、分片区对老城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对于新开发区域,则要严格落实海绵管控指标,尽量减小由于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海绵城市建设还将向县城、乡镇延伸,强化海绵城市的城乡统筹。
李文杰:从试点走向示范,是遂宁海绵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接下来,中规院团队将继续值守遂宁,在遂宁打造老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样板,在新建中的河东新区二期打造滨江水生态文化示范样板,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多遂宁方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珂)明星电力(600101)近日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454.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