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精致”农业之路

四川日报 2018-06-14 06:09 大字

用好“三块钱”“三块地”“三类人”

主持人

本报记者陈岳海袁敏

嘉 宾

徐建军 遂宁市农业局局长

杨茂君 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农业局高级经济师

今年5月初,遂宁市围绕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派出4个课题调研组,奔赴浙江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蹲点学习调研。通过学习调研,参与者们对遂宁现代农业发展又有了新思考。

主持人:对标先进,遂宁现代农业产业存在哪些短板?

徐建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是遂宁农业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之一。近年来,遂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整体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同质化严重,开发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竞争力不强,辐射面不广。加之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动能不足,甚至有些农民合作社办社动机不纯,存在“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等现象。

杨茂君:经营方式落后仍是制约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的短板。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仅仅是把单家独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土地经营规模虽然扩大了,但种植品种过多过滥,科技含量低,缺乏特色优势,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主持人:找到发展的短板,现代农业该如何走新路?

徐建军:结合先进地区经验和遂宁实际,我们认为遂宁现代农业应坚定不移地走好适度规模经营之路。要以遂宁绿色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快构建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细、科技精湛、服务精准、装备精良、景观精美、文化精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精致”农业先行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示范区。

杨茂君:在适度规模经营上,遂宁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推行土地“预流转”,对计划建设园区或大型农业项目,需要大规模流转土地的村,可以采取“预流转”方式,将土地以委托书和合同形式流转到村集体或合作社,统一再对外流转,推动园区或农业项目建设。

主持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精致”农业之路,遂宁有哪些配套支撑?

徐建军:遂宁将重点围绕“钱地人”三个关键因素,推动遂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钱”的问题上,遂宁要在用好财政、金融和社会“三块钱”上下更大功夫,特别是要学习湖州市“两集中”办法,坚持集中整合资金、按规划布局集中投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对推动形成主导产业的引导作用。在“地”的问题上,遂宁要进一步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在盘活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三块地”上做更多探索。在“人”的问题上,应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三类人”。

杨茂君:遂宁农业基础雄厚,大宗农产品产量较高,但品牌建设不到位,品牌优势不强。发展“精致”农业能否成功,关键是看遂宁农业的品牌能否树立。依托“遂宁鲜”这张遂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此引导遂宁农业生产更多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同时还要加强推介宣传和营销平台建设,推进农超、农社、农商、农校等产销对接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遂宁鲜”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新闻推荐

不是高利贷升级版 比高利贷套路更深 达川警方打掉“套路贷”恶势力团伙 特别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五大套路”

特别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五大套路”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