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老党员踩三轮捐资助学

遂宁日报 2018-01-28 17:30 大字

◎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在船山区复桥镇,有一位82岁的老党员,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调解村民纠纷、资助贫困学生、热心为村民服务,多次被镇、村聘为民生监督员,评为“优秀老干部”,他,就是复桥镇冬春村的张洪明。

退休后的张洪明,最初随儿子在城里生活。1995年,一次回村的经历改变了老人的晚年生活。

“娃儿,大白天的你们不上学,在地里跑啥?”本是上学时间,张洪明却在庄稼地里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干活。孩子们告诉他,家里没钱没法上学。听了孩子们的回答,那一夜老人辗转难眠:家乡这么贫困,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可现今孩子们仍然上不了学,难道还要让家乡一辈辈穷下去不成?

孩子不能不上学!老人决定,将自己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捐给老家办教育。而这5000元钱,是张洪明几十年来攒下的“养老钱”。

那以后,老人寻思着怎么才能挣钱,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回到学校。此时,他已经60岁了,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

有一天,在城里散步的他看到街上的载人三轮车,心里便有了主意。不久,张洪明当起了三轮车夫,而这一干,就是20年。

别人拉车,是为挣钱养家;张洪明拉车,却把劳动所得捐献给了公益事业。他还在他的三轮车上,挂起了一幅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字样的小旗,对部分乘客实行价格优惠。

2002年,67岁的张洪明在一次给贫困生们的捐资会上,把自己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钱交给了学校。当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敬时,被他婉言谢绝了。

据有心人统计,这些年张洪明捐款金额高达数万元,捐助的款项也大多是通过学校和单位送到受助学生手里。老人从没有打听过学生的姓名。有人试图在老人那里找到曾经被资助的学生名单,但只发现一张他与几个孩子的合影——这是他唯一一张与捐助有关的照片。当问老人对受他资助的孩子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的回答很朴实:“我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多为国家做贡献。”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夏海荣打造遂宁交通枢纽大格局

省人大代表夏海荣省人大代表、遂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夏海荣,既带来了遂宁过去五年打造成渝交通大走廊的“成绩单”,也带来了未来遂宁开辟四川南向新通道的“新蓝图”。说起过去五年,夏海荣说...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