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创新 法治安居迈上新高度

四川法制报 2017-11-17 01:29 大字

▲选派“法治村官”启动仪式现场

依法治区集中宣传活动现场——遂宁市安居区依法治区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罗孝伟文/图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依法治区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依法治市工作要点,一方面坚持以建设“法治安居”为统揽,聚焦重点难点,打造特色亮点;另一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依法依规精准决策、依法依规精准脱贫、依法依规深化治理、依法依规加强保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居区依法治区工作亮点纷呈。翻开安居区依法治区2017年度特色创新项目落实台账,上面详实记载了安居区46个依法治区特色创新项目的推进情况,映射出法治安居建设迈上新高度,社会治理进入新境界。

要精准法治村官“坐村问诊”

在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和***、精准脱贫的道路上,安居区创新配备法治村官,在每个贫困村“5+2”帮扶力量基础上自加压力、改革创新,构建“5+3”脱贫帮扶新格局。进一步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安居区82个贫困村,每一村均配备了法治村官。村官们“坐村问诊”,确保帮扶落到实处。“担任法治村官的人员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比如我们的法官、公安民警、司法助理员等。我们根据个人工作地、出生地等情况将其分配到不同的贫困村。”安居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代汝江是莲花乡莲花村的“法治村官”,他结合自身公安工作实际,深入村社开展走访巡查,为该村贫困群众追回了被骗彩礼8000元。拦江镇凉风垭村“法治村官”王本武,全程参与村级“小农水”项目建设实施,他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指导村委会成立了质量监督、财务管理和风险防控三个工作小组,将扶贫资金用到了“刀刃”上,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幅节省成本,确保村里的6口塘堰均得到维修。

目前,安居区82个“法治村官”进村入户600余次,宣讲政策100余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3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次……

要氛围普法载体形式多样

在凤凰山,“凤舞琼花”法治文化公园是一个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区”“法治文化区”“休闲健身区”三大板块为一体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自建成后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游览参观。

法治长廊、法治石、法治亭……它们不仅承载了满满的法治文化知识,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法治人物碑、法治书案、法治竹简等,让人在古色古香的雅韵中受到法治熏陶。“投入100余万元打造‘凤舞琼花\’法治文化公园”,就是为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宣传法治,“凤舞琼花”法治文化公园还充满了创意和趣味性。在凤林竹海阶梯两侧的锁链处,悬挂了16个小木牌,它们都是用防腐木制作的,内容为趣味法治猜谜,通过调动群众思考积极性进行普法宣传。而最吸引记者的,是那一局法治雕塑“棋”,白子雕刻“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法”,黑子雕刻“贪、腐、恶、赌、毒、邪”,用棋局博弈的形式将黑与白的对立展现出来。在这样的“人生棋盘”中,你是否也悟到了什么?

不仅是“凤舞琼花”法治文化公园,记者在拦江凉风垭村和磨溪向阳村也看到了类似的景象。这两个法治保障脱贫攻坚试点村依托围墙、橱窗、走廊建设,打造出了法治围墙、法治橱窗、法治走廊,依托村图书室建设了法治图书室……在试点村营造起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举办法制讲座也是我们普法的另一个重要载体,在这一环节,我们力求有效互动。”安居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今年7月,安居区法院组织专题法制讲座走进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遂宁龙王庙天然气净化厂。讲座现场,企业领导及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法律疑问,法官依次详尽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欢快、祥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利用车间班组,举办培训班,进行专题辅导,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素养。”区法院法官告诉记者。

要技巧办案模式科学缜密

据了解,安居区检察院坚持侦防合一,创新办案模式,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

在职务犯罪预防方面,安居区把检察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加强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惠农支农资金及大额专项资金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积极提出预防方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在查办领域上,区检察院围绕大局,适时调整工作策略、方向和领域,重点查办扶贫资金走向、涉农惠农领域重大工程项目中的腐败犯罪。

值得一提的是,安居区检察院破除了传统的“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对每一个案件的外围调查取证后,委托勘测局测绘提供客观数据,在物证、书证充分的情况下,再来制定具体的办案措施。

除此之外,该院还依据科学的侦查讯问策略,结合心理学技巧,形成了独特的安居讯问“三部曲”方式。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部曲”中的第一步,采取疏导式讯问方式,明其要害,动之以情,切断其顾虑;第二步,声色俱厉,挫其锐气,灭其威严,让其防线崩塌;第三步,结合外围证据,适当摊牌,恩威并施,切断后路。

要安全治安防控规范立体

近年来,安居区公安分局坚持把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治本之策”和“民心工程”。早在2015年,安居区就在全省率先试点启动“雪亮工程”,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乡村,并发动村民参与治安防范,共同守护家园。

今年,该公安分局进一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施“天网三期”工程建设,完善“点、线、面、圈”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与此同时,安居区公安分局一方面对派出所警务机制进行了改革,在城区派出所建立“三队一室”,做强群众服务;在农村派出所落实“治安为先、交通为重、服务为本”工作理念,实行片区民警责任制管理。另一方面,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对派出所执法办案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分局集中办案中心,执法办案更加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另外,安居区公安分局还在推进公安现代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上下足了功夫。“我们的公安350兆数字集群(PDT)通信网在今年12月底前将全面建设完成。届时将建成“指挥高效、技术先进、安全保密、全域覆盖”的勤务通信新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通过积极大胆的探索实践,安居区治安防控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增强,给脱贫攻坚营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要效能服务机制优质高效

在法律服务方面,安居区将法律进乡村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消除贫困地区法律上的盲点,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水平。“在扶贫攻坚上,我们主要任务是,健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培养贫困村法律明白人,做好农村夜校普法教育,畅通贫困地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做好贫困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积极为扶贫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他们所做的事情多而杂,但有信心一件一件做好。

如何提高法律服务效能?区司法局实施“三零”机制,开辟法律援助农村绿色通道,对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纠纷、索要劳动报酬等案件实施零门槛、零遗漏、零等待“三个零”快速受理机制,缩短法律援助案件办结案周期,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据了解,该机制已在上半年成功试运行,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实现全面运行。

此外,区司法局还在法律援助服务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推出“四诊式”工作法,极大优化法律援助服务。

所谓“四诊式”工作法,即依托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基层司法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普通法律问题定点义诊、特殊群体(问题)入户问诊、社会矛盾凸显期(凸显区)定期巡诊、重大疑难问题集体会诊“四诊”服务。以服务保障民生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法律援助服务形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法律服务。

新闻推荐

市工商联(总商会)七届三次主席(会长)会议召开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坚守企业家责任使命

(全媒体记者陈竑)日前,遂宁市工商联(总商会)七届三次主席(会长)会议召开。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七届正副主席(会长)、秘书长,各专委负责人,市工商联各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遂...

遂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遂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