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斗笠村
□黄勇 文/图
大英县玉峰镇斗笠村位于玉峰镇西南4公里,与中江县苍山镇相邻。村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丘陵密布。从地势来看,斗笠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具有发展农业经济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
然而,2014年时,斗笠村却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人均耕地少、村集体经济为零等原因,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短短几年后,斗笠村不仅脱了贫,还被评为“遂宁市四好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
斗笠村蝶变的秘诀是什么?
壹
贫穷,如影随形
冬日的斗笠村,薄雾笼罩。但蔬菜基地里忙着采摘蔬菜的工人和来回奔走拉运蔬菜的货车,偶尔的鸡鸣犬吠,水库中家鸭和野鸭的戏水场景,为村子增添了不少生机。
说起以前的斗笠村,村民们有太多苦涩的回忆。斗笠村不大,有6个小组、农户284户887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的就有463人。村里有贫困农户85户215人,特别贫困农户35户98人。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全村耕地面积380.5亩,其中旱地303.5亩,水田才77亩。为什么水田这么少?原来,斗笠村属于四五水库淹没区,所以农田少,耕地又在山坡上,用水困难,灌溉季节基本上靠抽水。
人均不到5分地,怎么养得活人?村里的劳动力都出去了,留守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和儿童,种着玉米、油菜、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贫困,如同这个村子传承数百年的传说一般,如影随形。
话说清乾隆初年,那时的斗笠村叫黑龙潭村。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黑龙潭村来了一条蟒蛇,后来蜕变为黑龙。黑龙翻云覆雨,涂炭生灵,老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皇帝登基后,微服遍阅华夏皇土。一天,他来到蜀地,发现黑龙潭村阴风密布,云雨绵绵,料定有妖孽作乱。他将一个斗笠扔出,斗笠化作一座斗篷山,罩住阴雨,村民得以过上太平日子。乾隆帝备感欣慰,给村庄赐名为斗笠村。
这样的传说,无疑给斗笠村增加了不少韵味。事实上,斗笠村的人文底蕴相当深厚。东汉时,这里已有人居住,村里曾发掘出东汉墓崖四处。宋朝时,这里还出产井盐,至今仍有四口盐井遗址。
此外,村里还有清咸丰皇帝御封的八品诰命墓碑,抗击外敌的母亲寨遗址,现代旷氏家族割肝救母的至孝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曾家大院等。
但这些悠久的人文历史,并没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未助益村民经济收入。斗笠村村支书杨华林说,他到斗笠村上任那天,在斗篷山坡顶往坡下一瞧,心都凉了。坡地、田埂边满是杂树,田里长满杂草。
贰 改变,三人成行
斗笠村村口,有一座特别的村碑。碑高3.8米,由钢筋水泥构筑而成,似一双刚毅有力的巨手,托起一顶金灿灿的斗笠。白色巨掌张开,像一双振翅欲飞的翅膀,直向蓝天;斗笠像一轮金色的太阳,象征着灿烂的明天、希望与未来。
如今的斗笠村,正走在希望和未来的路上。改变,离不开杨华林、周义双、陈永康等人的辛勤付出。
杨华林到斗笠村上任后,迅速摸清村里的情况,团结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一起积极行动,带领村民共同奋战,开凿灌溉水渠、新建生产便道、拓展村道,修建安全住房、卫生室、文化室等。同时,加快推进“三建四改”项目建设:硬化入户水泥路,整治院坝,修建化粪池、沼气池,完成农户的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任务。
基础设施做完了,就该考虑如何让村民致富了。2018年,斗笠村引进企业成立产联式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农户+村集体”的模式,种植脆红李600多亩,林下套种蔬菜400亩,开辟旅游观赏瓜果园200亩。村民通过劳务,从合作社获得近150万元收入,人均增收近一万元。
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居住条件舒适了,村里环境一天天美了,笑容也一天天多了。在杨华林看来,村民的笑容是最宝贵的,自己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都很值得。
周义双是川投水务集团大英公司的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已是知天命年纪的他,主动请缨到斗笠村当一名普通的驻村工作队员。6年过去了,他仍在斗笠村坚守,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周书记。
对周义双来说,斗笠村的一砖一瓦、一路一渠、一蔬一果,都凝结着他的心血。斗笠村的村碑,就是他创意的,寓意“托起斗笠,展翅高飞”,书法名家何开鑫题写“斗笠村”村名,中国非遗徐氏泥彩塑传人徐兴国制作碑身。
为了充实村民精神生活,周义双在乡村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村民房屋的外墙,成了感恩奋进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宣讲扶贫政策的文化墙,生动的文字和彩画,美化了村容村貌,浓厚了乡村文化。
周义双筹划成立了斗笠乡村艺术馆,里面全是艺术家们到斗笠村采风留下的碑刻、牌匾和字画,以及周义双收集的农家古瓦罐、农具等器具。村里还添置了背投大电视、锣鼓、二胡、笛子、太婆龙等文化设施,成立了舞蹈队。他还对村里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为正在筹建的村史馆奠定基础。
2019年5月,周义双编制起草的斗笠村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4年规划完成,他想把斗笠村建设成为一个风格独具、魅力无限的乡村旅游示范区。2020年8月,周义双引进的笠影农庄开始营业。农庄小院里,别致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陈永康是茂县凤仪镇水西村人,因家境贫困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经过多年打拼,他成了茂县种植业方面的名人。2018年秋,陈永康入驻斗笠村,采取“企业+农户+村集体”的模式投资,在斗笠村种植脆红李,林下套种辣椒、儿菜、南瓜、茄子等,吸纳务工人员近700人,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他还在斗笠村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观光采摘园——百香果观光园,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香草、七彩南瓜等让人耳目一新。
在陈永康和村干部们的努力下,斗笠村种植基地先后被评为“大英县就业扶贫示范基地”“遂宁市合作社产业发展和示范基地”。村民们说:“老陈是斗笠村的永久村民。”陈永康说:“斗笠村就是我的故乡,我就是斗笠村的村民。”
如今的斗笠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周义双说,借助农旅融合模式,村里正筹划在2021年春季举办乡村旅游节,让斗笠村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新闻推荐
第三批四川省工业遗产项目公布 航空工业历史建筑群、剑南春酒坊遗址入选
记者1月7日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获悉,全省共有5处工业遗产被确定为第三批四川省工业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成都市航空工...
大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