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当果农他把荒地变宝地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27 06:08 大字

□徐晓娟

特约通讯员 何桥

“今年我们挂果的90亩早红桃、48亩白红桃,卖了55.2万元,每亩收入4000余元,也为乡亲们增收 28 万元,大家都很开心!”近日,大英县象山镇施家坝村返乡创业村民杨洪明高兴地对笔者说。

家住施家坝村3组的杨洪明,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今年46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说:“我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看着家乡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成为撂荒地倍感可惜!”经过反复思考并与家人商量后,2012年杨洪明放弃了年收入10余万元的工作,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返乡创业。

2013 年 10 月,杨洪明第一次流转荒山荒地120余亩,每亩地租金均价380元,全部种植核桃和车厘子。但因对市场、技术、土质和气候等方面缺乏了解、缺少经验,导致他种植失败。经过市场调研,学习掌握气候知识,钻研种植技术,杨洪明在农技人员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决定改种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质的桃子、李子共8个品种。

为更好地发展产业,2017 年 1 月杨洪明成立了桂钦家庭农场。现在他的农场中主要种植以早红桃、白红桃为主的水果经济林,通过先后几次土地流转,农场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壮大,目前已有450余亩的规模,年收入可达90万-120万元,成功将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将施家坝侯家沟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果香四溢的“花果山”。同时,他将部分土地托管户的土地也充分利用起来,种上桃子、李子,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杜绝土地撂荒,并优先聘请托管户到农场务工。如今,随着桂钦农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农场吸纳了6名当地留守妇女、6名留守老人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年 收 入 8000-12000 余元,实现了在家看娃和赚钱的“双赢”。

通过多年的发展,杨洪明引进了现代农业技术,购买了收割机、旋耕机等现代农业机械,有效带动和解决了本村和邻近村的“种粮难、收粮难”的问题,提高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他还给当地回乡创业发展的青年树立了一个正面典型,增强了他们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新闻推荐

农行遂宁分行 普惠金融为商户复业解困

自今年3月复工复产以来,农行遂宁分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按下信贷“快捷键”,跑出服务“加速度”,在全力满足当地疫情防控复工...

大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