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河边镇金灵村第一书记廖禄辉把“三千万”作为工作目标
【时代先锋】
今年39岁的廖禄辉,现任大英县卫生健康局党办主任,大英县河边镇金灵村第一书记。
重担当 脚踏实地搞扶贫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老百姓的满意始终放在第一位。”廖禄辉2016年7月上任开始,就随时随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不畏苦,不怕难。把“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的“三千万”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为了搞好精准识别,他把家安在村上,白天搞调研进村入户工作,晚上推掉一切不必要的应酬,抓紧时间做总结,整理资料。在担任第一书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了金灵村的每一个角落,工作日志记了满满一大本。对于全村范围内的大事、小事均一一亲自过问,直接面对贫困群众,耐心同群众交朋友、诉衷肠,让自己的心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并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群众尽力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扶贫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敢创新 不辞辛劳重发展
“寓管理于服务,服务工作优先”。在扶贫攻坚的工作实践中,廖禄辉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努力发挥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作用,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新路子。一方面,积极开拓全村发展新途径。2016年以来,他不辞辛劳,常常奔走于各个部门,协调项目、资金,为改变全村落后面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协调了资金约400万元,为村上修建了提灌渠 2.1 公里,整治山坪塘6口,解决了全村用水问题;修建了8公里多的水泥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修建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群众文化生活问题;实现易地搬迁、危房改造 32座,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新途径。村集体发展种植业50亩,年集体经济达到4万多元。搞好土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引进了业主承包田地323亩养虾,同时和虾业建立产联式合作,每年分红至少2万元。为老百姓增收起到实质性作用。引进业主种植柠檬600余亩将全村土地流转,让村彻底变成“无粮村”,为老百姓打开了增收致富一扇大门。同时,积极推行“产联式”合作模式,形成了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
贵有恒 不忘初心出实效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应畏惧身后的风雨;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要让金灵村改天换地”。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不仅给全村干部讲,也要求自己这样做,两次轮换,他都主动放弃了回城的机会,选择继续留任,目前他已经在扶贫一线战斗了近4年。平时,他吃住都是在村子里,和村干部一起每天进村入户,一起做扶贫资料,一起加班。重大节假日他也不休息,而是坚持加班并与村干部一起做群众增收台账等。她的女儿常说:“爸爸不怎么爱我,从来没来开过家长会,没接送过我上学、放学,他工作上总有做不完的事。”舍小家,抓扶贫。几年来,他的辛勤付出让全村的面貌发生重大改变:聚居点花红柳绿,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文化新风大力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8年,中央电视台丰收中国节目组把金灵村作为外景拍摄基地,同年金灵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
“都说群众工作是第一难事,关键是看你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跟群众的心近不近”。对于做好群众工作,他体会颇深。刘德才,村上出了名的上访户,上访了二十多年,廖禄辉到任后,每天都会到他家去谈心一次,针对他的诉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二十多次的谈心,终于把他感动了。此后,刘德才对扶贫工作非常支持,自身思想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等、靠、要”变成了积极致富的先进典型。如今,在廖禄辉的带领下,金灵村人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扶贫攻坚工作正一步一步坚实前进。
(大英县卫健局供稿)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刘佳利)12月20日,大英县2019年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阳光问廉》曝光了蓬莱镇普陀村危桥改造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影响...
大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