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解码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四好村”创建工作

遂宁日报 2018-11-28 08:51 大字

枯井村的冬天,并没有因为寒冷而沉寂和冷清。跑山鸡“喔喔”、肉牛“哞哞”、稻虾产仔,老人们阳光下跳舞、孩子们书声琅琅,将这个镶嵌在绿水青山下的幸福美丽新村,带进收获财富和希望的春天。

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位于场镇西南5公里,省级贫困村,交通、住房等问题长期拴住该村村民前行脚步。2017年底,枯井村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全面完成“村摘帽、户脱贫”任务,昔日贫困村悄然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四好村”。

枯井村背后,藏着怎样的“四好村”创建密码?

搬出新面貌

84户老乡圆了好房梦,完备设施让穷村精彩变脸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进村入户,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走进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一幅整洁富裕的新农村画卷徐徐铺开。

陈长猛的新家,在城里人看来就是别墅。二层楼房宽敞明亮,卧室、客厅、厨房加起来有125平方米。“以前一家人挤在又旧又破的土墙房子里,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陈长猛乐呵呵地说。

在枯井村,像陈长猛这样住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的贫困群众共有46户。为了让村民住上好房子,枯井村用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编制“四好村”规划和聚居点建设规划,坚持向“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方向发展。目前,枯井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个,集中搬迁贫困户20户,分散搬迁贫困户26户,着力解决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刚性需求。

不仅如此,该村还用活“消除土坯房”和“三改一建”政策。按照“一户一册”要求,建立了危房改造、安身房、土坯房整治台账,改建房屋达到了改危、改厨、改厕、改圈的标准。目前,枯井村C、D级危房改造28户,安身房10户,消除土坯房37户;实施改厕、改厨、改水、建入户路“三改一建”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治整治工作;实施农网改造、宽带乡村工程,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修建垃圾池9座,聘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完备设施让昔日穷村精彩变脸。

干出新生活

富民产业助力摘“穷帽”,全面打通多元增收产业链

“田全部入股稻虾养殖,现在我又在村上肉牛养殖基地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1500元,加上妻子在村上的基地打零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枯井村10组贫困户蔡龙玖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

只有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才能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激发其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2017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思路,枯井村率先开展产联式合作社试点示范,通过推广应用“五联”模式,活用产业发展基金,转变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探索新型产业联合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枯井村特色的产联合作发展之路,全面打通了多元增收产业链。

目前,该村确立了以生态稻田养虾为主导,林下跑山乌鸡、村集体养牛、天然雷竹种植、光伏发电、电商平台为辅助的“1+5”生态农业产业模式,按照“一社一品、适度规模”的原则,各类产业渐渐发展壮大。生态稻田养虾项目帮助44户农户(1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林下跑山乌鸡项目带动全村老百姓养殖良种乌骨鸡1万只,100户老百姓户均增收1500元/年,村集体增收5万元,达到村集体+农户共收益的效果;村集体养牛项目为本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个、临时岗位10个,帮助4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年……

变出新风尚

党群联帮,文明评比让好习惯不再是“纸上谈兵”

走进枯井村村委会,公告栏里张贴着“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四好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名单以及“二十四孝故事”,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着文明村风。

枯井村依托“农民夜校引”“上级部门带”“干部带、群众帮”,引导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向“真善美”靠齐,向“整净洁”靠拢,形成好习惯。2017来以来,农民夜校开课42次,覆盖人次达1880人。同时,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四好户”等评比活动,利用颁发流动红旗、评选示范户、发放小奖品等方式,引导群众争当先进,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完成村社公益事业任务,养成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抓实“我们的节日”引导,通过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文化院坝里,开展春节慰问、主题党课、重阳节团拜会等各类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中,进一步夯实了好风气的形成。

“以前,邻居总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自从村里开始创建‘四好村’后,村上的农民夜校和党员干部时时都在宣传文明行为标准,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村民李玉甲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空了就在一起摆摆龙门阵、跳跳坝坝舞,不仅生活丰富了,而且也没有以前那么爱计较了。

(全媒体记者刘佳利)

新闻推荐

签约28个合作项目事项陈吉明吴旭朱志宏刘守成段再青出席

签约仪式。本报记者苏贤圣摄本报讯(记者李梅)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成资同城化率先突破,11月27日...

大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